板桥的草莓种植户用自制的除雪棒给大棚除雪
竹农在给遭受雪压的毛竹清除积雪
中国园林网1月20日消息:18—19日,我市普降大雪,出现明显的积雪和冰冻,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据农业部门初步统计,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2.75万亩,农业生产直接经济损失620余万元。
市农业局针对雪灾情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做好抗雪救灾工作。一是及时做好信息发布。在雪灾发生前通过临安农业信息网、农民信箱等发布灾害天气预报和防雪抗灾工作通知,雪灾发生后第一时间发布救灾技术措施,帮助农户降低损失。二是深入生产一线指导抗灾。18日下午,在局领导的带领下,农业抗灾小分队到受灾严重的5个基地帮助救灾。目前,农业局8支抗灾小分队30余名技术人员,在局领导的带领下正在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组织发动农民群众做好抗雪救灾工作,并帮助农户提早考虑灾害对春耕生产带来的影响,保障春耕生产正常开展。三是协调解决恢复生产所需的物资调剂和供应。畜牧兽医局、农技推广中心、种子管理站、农机管理站等单位积极调拨种子、化肥、农药、饲料和农机具等物资设备,确保救灾物资及时供应,落到实处,加强对受灾群众生产自救的帮扶。
市林业局采取紧急措施抗雪救灾
18—19日的大雪,使我市的林业经济蒙受较大损失。据初步调查,高山地区笋干竹受灾6万亩、毛竹受灾15万亩,雷竹受灾9万亩,竹林受灾总共约30万亩左右;大棚设施被损5000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3500万元。截止目前,山核桃林尚无明显受灾现象。
面对严重的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市林业局采取紧急措施抗雪救灾。18日上午,局班子成员带队奔赴两昌地区,发动并要求基层林业干部及时开展抗雪救灾。在昌北岛石镇、昌化林业站相继召开林业工作站干部及乡镇林管员紧急会议,要求林业干部随时关注天气变化,关注林业受灾动态,并及时下村到户指导林农抗雪救灾。根据天气预报,这次大雪仍将持续。为此,19日上午,局党委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措施。面对灾情,市林业局迅速成立专家抗雪救灾小分队,人员由林科所、林业技术服务总站、森防站、产业科、林政科、绿化科等负责人和技术专家组成,分山核桃、竹笋、香榧、杨桐柃木、花卉苗木等5支小分队,在玲珑、於潜、昌化、昌北巡回指导。市林业局会同各乡镇、街道组织开展林业生产自救工作,宣传发动竹农进行摇雪、大棚加固、树干保暖等措施,努力将雪灾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市园管处做好城市道路和绿化抢险工作
昨日,市政园林管理处出动人员180人,工程车4辆、铲雪车5辆、应急抢险车2辆,全力做好城市道路和园林绿化的抗雪除冰。抢险人员及时清除城区坡度较陡路段及临水桥、临东桥、锦溪桥等重点桥梁积雪,防止车辆打滑出现险情。在城区西墅街、临水桥等路段安排工作人员疏导交通,提醒过往行人和车辆减速慢行。同时,以人力与机械配合,对城区衣锦街等路段撒盐除雪,对积雪严重路段实行铲雪车除雪。此外,还对被暴雪损坏的行道树的断枝、残枝进行了清理,扶正倾斜偏冠的行道树。
市政园林管理处还准备了麻袋、草包等物资,以进一步做好抗雪防冻工作。
各乡镇街道全力以赴抗击雪灾
18日以来,我市遭遇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各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抗击雪灾冰冻天气放在首位,积极做好防范工作,镇村干部也深入一线,到各村指导抗雪灾工作,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持续的大雪,对板桥乡的交通和农业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昨日上午,乡农办工作人员和市农技中心工作人员一起,走访了灵溪村、板桥村草莓种植基地。虽然目前还没有遭受到雪灾,但种植户们心里还是非常担忧的,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种植户们做好了防范。
大雪对板桥工业也造成了不小影响,持续雨雪造成道路积雪,通行不畅,从18日开始石灰石运输量急剧下降,截止昨日上午11点,还没有一辆原料运输车进厂,目前大马水泥已经开始使用库存原料。乡党委正在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道路及时畅通,确保企业正常生产。
昌化镇党委政府积极做好防冻抗灾预防工作,通过农民信箱及时发布做好农作物与禽畜的防冻保温工作的短信通知,对容易积雪冰冻引起的灾害提前做好预防,召开村、驻镇镇属各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会议,要求及时排查隐患,并根据各单位实际,做好应急准备。各驻村干部及时下村组织村民开展大棚扫雪、笋竹摇雪的自救。同时实地探勘各重点地带及农户危房等场所,做好监测并及时排除险情。进一步强化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值班和信息反馈制度,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新桥乡的积雪厚度已达15厘米以上,其中阳光村的芦塘自然村和尖山自然村因大范围的降雪道路封堵,村民无法出行。灾情发生后,新桥乡立即启动抗灾救助紧急预案,做好应对灾情的各项工作,乡党委负责人与民政协理员一起深入一线,检查指导抗灾救灾工作,同时开展受灾危房的排查和跟踪监测,及时摸清受灾情况和抗灾救灾物资储备情况。
推荐阅读:
(来源:临安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