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主干道骨架基本形成 景观不差欧美国家

2011年12月15日 11:00海口晚报 陈敬儒

中国园林网12月15日消息:海口市十一次党代会召开以来,海口城市建设捷报频传,从海口绕城公路的动工实施到通行,从玉沙村的拆迁到居民搬进了漂亮的楼房……五年来,那一处处精雕细刻大手笔的城市建设,恰似一幅幅如歌如诗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画卷一城市主干道骨架基本形成

12月4日零时开始,经过6小时的架设,龙昆南面前坡天桥主体构架已全部吊装好,天桥雏形显现;10月23日,海口侨中路隧道也已正式贯通,年底竣工通车;目前,海口“5路4桥”建设工程正有序推进。道路,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骨架,5年来,海口加大城市路网建设力度,改造建设城市主干道,新增城市道路100多公里,市区外“六纵一横”和市区内“八纵五横”的主干道骨架基本形成。

“海口的路真的越来越宽了,也越来越方便了,特别是绕城公路,让我回家的路缩短了!”这是家住在龙昆南路龙昆雅居的方露女士的一番感慨。这些变化来自于城市路网的建设和不断延伸。

这些变化来自于城市路网的建设和不断延伸。近几年来海口市建成了凤翔路、滨江西路、丘海大道、国兴大道、海甸六东路、椰海大道等道路,及金贸片区、长秀片区、城西片区、长流片区等路网。在加快建设新路,延伸路网过程中,海口还不断改造旧路,打通断头路,实现市内路网“无缝链接”,让城市路网功能更加健全。随着滨海西路二期、世贸东路、侨中路、高登东路、文明东路、和平南路、中山南路延长线的建设,再加上绕城高速公路、丘海大道、滨江路等主干道的延伸,如今,海口城市路网,密集分布,纵横交错。近5年来,海口市城区道路建设投入超过75亿元,路网累计通车里程超过100公里,构建了“八纵六横”的城市主干路网和“一横六纵”的对外交通公路体系,拉开了城市骨架,构建了“大海口”的城市发展空间布局。

画卷二旧城改造改善百姓生活质量

狭窄的巷道变成了宽敞的街道,低矮的屋棚变成了林立的高楼,恶臭的垃圾堆变成了碧绿的草坪……旧城改造,让海口旧貌换新颜!如今,玉沙村、海甸溪北岸、朱云路片区等旧改,不仅让旧城变成新城,同时也使市民住进了新房,城市空间拓宽,生活质量提升。

市十一次党代会召开以来,是海口历史上旧城改造动作最大的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特别是在各区的精心组织实施下,我市积极探索城中村改造新思路,创新工作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以人为本、让利于民”的基本原则,旧城改造取得了重大突破,完成了玉沙村、海甸溪北岸、长堤路、部分直管公房危房改造及廉租房建设任务,全面启动了镇海村、朱云路、滨江新城起步区改造项目。改造土地总面积3042亩,安置总人口约56882人,共拆除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165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143万平方米,完善了改造区的市政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就仅仅2008至2009年,海口市旧改工作在这短短两年时间里取得了比过去10多年还大的成绩。

画卷三“五大工程”使城市干净整洁

居住在海甸岛三东路京海花园的韩大伯来自广西南宁,2006年退休后和老伴到海口与女儿一起生活。那时,每天与老伴到三西路的农贸市场买菜,很多次他只陪老伴到市场门口,就不进去了。因为市场里污水横流、垃圾满地,每次进去出来,不是皮鞋脏了、就是库角湿,总是小心翼翼地,生怕一不小心踩到满脚污水。到2009年末,有一次他自己到市场买菜。这次他感觉不一样了,垃圾看不见了、污水也不横流了,摊位整齐了,地面干净了!

为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宜学、宜游”品位之城和最精最美省会城市建设,自2009年6月23日开始,我市率先在全省启动以“清洁、整洁、规泊、安静、打违”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五大工程”。

自“五大工程”启动至今,共清理卫生死角14374处,清洗乱张贴154万多张;查扣违法泥头车1763辆,查处机动车乱停放11.4万宗,查处机动车违法行为13.7万辆(次)、交通违法行为25万余人次,拘留违法机动车驾驶员985人;处理12465宗噪音投诉,查处率达100%;拆除违法建筑1427宗142.2万平米,查处违法开挖道路案件186宗。通过清理占道经营,规范车辆停放与交通秩序,治理噪声污染,遏制违法建筑,城市面貌“脏乱差”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现在,市区面貌越来越整洁、越来越靓丽了。

画卷四“绿色长廊”提升市民休闲品位

或在波澜壮阔的大海边,或在郁郁葱葱的雨林中,骑着自行车,在海口的慢行道上穿行,让笑意写在脸上,听着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呼吸着海边的清新空气,任思绪在晚风中飞扬,多少落寞惆怅,都随晚风飘散,遗忘在慢行道上。

海口绿色慢行休闲系统的规划建设,是海口市委、市政府为加快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最精最美省会城市的创新措,也是改善民生、提高市民生活品质的具体行动。2010年8月份,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陈辞在书记办公会议上提出建设绿色慢行后,海口市有关部门经过半年的努力,基本建成了一期100公里的绿色慢行休闲系统。目前,海口是我国首个将全市纳入绿道慢行系统规划的省会城市,也是我国首个将绿道慢行系统进行专项规划的城市。海口市计划通过3年至5年的努力,把滨海西路、海口湾、滨江西路三段串接起来,打造出具有海口特色的“绿色长廊”。

海口道路设施建设加快对外通道非常便利

道路景观不亚于欧美国家

又讯:自海口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5年间,海口市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城市功能增强,市容市貌焕然一新,空气质量和环境状况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人居环境堪称国内一流。对于这些,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建设处处长、高级工程师陈永富认为,这一切主要得益于海口市委的科学决策,开拓创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积极,应对经济发展变化,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对于海口的城市建设,陈永富赞扬了不少,也提出了不少建议。他觉得,近几年来,海口的城市建设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增加几大工程,污水处理厂、白水塘垃圾中转站、颜春岭垃圾厂纷纷加大建设。城市生态环境优美,白沙门公园、滨江带状公园,提升了城市环境质量。道路设施建设加快,对外通道非常便利,特别是多条道路的景观效果,真的不亚于一些欧美国家的。陈永富说,值得非常表扬的,是海口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城市管理数字化,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从2009年开展的“五大工程”,建立了常态化环境保洁机制。治理脏、乱、差实现了静态配套完善设施、动态实现规范化、常态化管理,其实质是提高城市化质量。这5年来,海口的城市建设值得可圈可点的地方确实太多了!海口,已从一座滨海小城变成了美丽的南海明珠!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是城市管理的龙头和城市发展的蓝图。抓住了城市规划,也就是抓住了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关键。陈永富建议,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海口在城市发展中,必须解决好两大问题:交通堵塞和排水系统。提高城市建设标准,采取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一些综合性问题。

这条路通何处那条路叫啥名

新变化让“老海口”成了“海口盲”

又讯:8日中午,居住在海南省人民医院玉兰花园的陈龙郁要到美兰机场接一位老同学,因为南海大道正在修路,他想了半天,是走南海大道,还是从海秀路再走海府路呢?

“爸爸,你可以走椰海大道,这条路上车不多,并且很近。”这时,陈龙郁的女儿跟他说。

陈龙郁已经几年不到机场了,虽然他从大学毕业后在海口工作生活已有20年的时间了,但他不知道椰海大道在哪里。在他的现象中,他开车到机场的两次都是走南海大道,然后经过凤翔路,再到琼州大道,到机场大概一个小时。

在女儿的陪伴下,陈龙郁开车走了一回椰海大道。这一次,陈龙郁从家里出来到机场,他们只用35分钟。到机场后,陈龙郁显得很高兴。他跟女儿说,真的太方便了!陈龙郁女儿告诉他,他们从这条路上不但去机场方便,回老家临高也很方便。现在,他们回临高,不再需要走南海大道到澄迈的老城才上西线高速公路了,而是可以走椰海大道直接上海口绕城高速,就可一踩油门回到家。

这几年来,海口的城市面貌可以说是焕然一新,不但路多了,而且也变干净了。5年来,海口市城区道路建设投入超过75亿元,路网累计通车里程超过100公里,构建了“八纵六横”的城市主干路网和“一横六纵”的对外交通公路体系,拉开了城市骨架,构建了“大海口”的城市发展空间布局。

“移步皆是景、举目满眼春”,登高远眺,环顾今日海口城区,那笔直宽阔、明净美丽的通衢大道,像一条条绚丽的丝带;那鳞次栉比的幢幢建筑,拔地而起,错落有致……这是一幅无比秀美的画卷,恰似写在风景里的诗篇。近年来,海口已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国家级荣誉,并进入“中国综合实力100强城市”行列。

作为土生土长的海口人,今年已经75岁刘名贵老人,可以称是真正的“老海口”。就是这样一位老海口,如今面对海口的新变化,竟自称变成了一位海口盲。刘老说,他很熟悉的玉沙村已不存在了,海甸一庙、二庙、三庙也都被改造了,绿色慢行道、滨江西路、绕城高速、丘海大道延长线、海新大桥……对他来说,都变得这么陌生。他觉得,关键是海口越来越大,新开辟的道路太多了。最近,刘老的孙子带他到海口西海岸转了转,走了一回绿色慢行道,这回让刘老真正感受到了海口的现代化城市气息。

和刘老一样,家住在海甸岛五东路李树岷大伯明显地感觉到,现在海口的道路延伸长了,断头路逐渐减少了,城市变得干净了,生活变好了。特别是白沙门公园,让他的老年生活增加了不少乐趣。 

推荐阅读:

福建晋江世纪大道南拓段将建成景观林荫大道

东莞82公里生态景观林带明年开建

东珠景观今日上会 园林行业或再添上市新秀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条例

(来源:海口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