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生态经济“开花结果” 产业建设农民增收

2011年12月02日 10:55甘肃日报

中国园林网12月2日消息:今年11月初举办的林博会上,我省专门组织召开了甘肃名优林产品推介会,这是我省第一次在全国著名交易市场专门为林产品举办的推介会,甘肃林业产业的发展使各省市参会嘉宾刮目相看。

国家林业局计资司副司长孙健在推介会上,对甘肃林业产业近几年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他说,甘肃独特的先天条件和地方政府对经济林果业的大力扶持,使甘肃林业产业发展速度很快,潜力很大。积极拓展市场、树立品牌、提高深加工能力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因地制宜发展林业产业

在此次推介会上,我省精心遴选包括鲜果、林木种苗、果品加工、饮品、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产品等九大类207种参展产品。甘肃省林业厅负责人表示,甘肃是一个生态脆弱的省份,近几年通过林业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生态和产业建设的双飞快进,2010年实现林业总产值131.98亿元,经济林果种植面积1729万亩。

例如,平凉市利用其特殊气候条件,打造有机苹果的“黄金地域”。目前,平凉已经制定了“十二五”果产业发展规划,努力建设150万亩苹果标准化生产、30万亩苹果出口创汇、5万亩良种苗木繁育“三大基地”,建成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和出口创汇基地;陇南全市的油橄榄面积24.5万亩,橄榄油产量占全国的83%,是全国最大的初榨橄榄油生产基地;张掖市林果基地面积74.4万亩,小枣、红梨、葡萄等果品品质优良,林果业深加工发展潜力巨大。

由于展品丰富,推介会接待参观人员约30万人次,产品成交额约50万元,签订意向合同金额约8000万元,获得了“最佳组织奖”、“最佳展台奖”、“最佳参展奖”以及27项林博会优质林产品奖和39项优质产品奖。

在过去的五年中,甘肃初步建成一批干鲜果经济林基地生产县、花卉专业生产县、森林生态旅游市县和林产品加工企业基地,基本形成了种、养、产、供、销相配套的林业产业体系。

产业建设使农民增收

在此期间,我省积极发展对外合作造林。截至目前,我省林业系统已引进外资项目35个,引进资金11.5亿元。累计人工造林190万亩,封山育林15万亩。外资项目的引进,除了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帮助农民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达到保护生态的目的。

目前已在通渭县启动实施的“幸福家园西部绿化行动”生态扶贫公益项目,计划投资4000万元。项目坚持向计划生育家庭、贫困家庭倾斜,种植面积共涉及2.38万农户,其中计划生育家庭15653户,贫困户1018户。该项目自2007年实施以来,已投入劳力18.6万人(次),在全县18个乡镇栽植大果沙棘优质苗木1600万株,完成大果沙棘种植9.4万亩,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在天水市5县(区)实施的中德合作天水造林项目中,天水市已有65个乡镇、322个行政村、541个自然村参与了项目的实施。参与农户多达15380户,项目已经发放劳务费1740.2万元。

“十一五”期间,我省大力扶持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经济林果、种苗花卉、森林旅游、林产加工、林下经济和动物养殖等六大林业支柱产业,以及速生丰产用材林、优良乡土和珍稀名贵树种、野生动物与畜禽饲养等十大基地和项目建设,产业结构趋于合理,林业经济的活力和实力不断增强。

甘肃省林业厅副厅长赵建林介绍,“十一五”期间,甘肃经济林果等六大林业支柱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截至2010年底,全省林业实现总产值162.2亿元,比2006年增加了137%,其中经济林果等六大产业产值126.4亿元。农民年人均林业纯收入达到733.2元,占全省农民年人均总收入的22.4%。2011年1000万亩优质林果基地建设新造经济林63.2万亩,提质增产和低产改造97.5万亩,种植总面积达1793万亩。

“十二五”期间,甘肃将完成造林1850万亩,年均370万亩。未来五年,甘肃将加快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和生物质能源建设,继续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推荐阅读:

嘉兴经济开发区坚持“生态立区”战略提升“绿色福利”

承德市实施“三大战略”推进生态森林城市建设

黑龙江桦南:战略转型打造“经济大鳄”

徐孟加:让生态立市战略和建设生态城市目标深入人心
 

(来源:甘肃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