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物流业将在云南宜良寻得机遇

2011年12月27日 13:00昆明日报 廖兴阳 邱小坤

中国园林网12月27日消息:从上世纪90年代,宜良县建成全省最大的园林花卉苗木基地——昆明市宜良苗圃起,花卉苗木基地成了宜良花卉发展的龙头企业,带动了集体、个体花卉产业的发展,为农民致富奔小康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目前,宜良花卉苗木总面积达3万亩,年产值2.3亿元,从业人员4万多人,种植品种近2000余种。按照市委、市政府把宜良定位为昆明14个泛亚商贸物流中心之一的要求,宜良正全力构建云南省最大盆花、盆景和花卉苗木基地的目标。

为此,宜良县出台了《关于加快花木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 提出到2015年,全县花木种植面积达10万亩,花木从业人员达10万人,产业产值达10亿元,花农组织化率达60%,产品出县率达70%,产品出口率达10%,创立4—5个花木品牌的奋斗目标,把宜良花木产业做成规模大、竞争力强、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享誉省内外的特色优势产业。同时,将实施规模化发展、龙头化带动、产业化推进、科技化提升、市场化运作等10个举措推进花木产业发展。

2015年花木种植达10万亩

《意见》以《云南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05-2020年)》为蓝本,坚持“先规划、后发展,大规划、大发展,花木产业规划服从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原则。依托公路、江、河水资源等有利条件,以公路和河道两侧为重点,实现“点、线、面”结合,南延北扩,重点向南发展,形成“一片两区三中心四带”的布局。“一片”即以宜良坝子为发展花木产业的大片区。 “两区”是以昆石高速公路为界,扩大花木生产南北二区,“北区”为贾龙河以北区域,“南区”为黑羊村以南区域。 “三中心”即新建高档花木精品中心、花木良种繁育中心和花木交易中心。“四带”即城市规划区以外的“四带”:宜马线、宜九线、宜狗线、小狗线,沿公路建设四条花木产业带。

改变当前花农零星分散、“千家万户”的生产现状,实行集中连片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和积聚效应。每个新增苗圃原则上不低于10亩,以达到宣传、示范、展销一体化的效果,力争在2015年花木种植达10万亩。在规模化发展的过程中,建立现代花木的示范基地,包括种苗种球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设施栽培示范基地、造型植物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标准化花木生产示范基地、出口花木生产示范基地等基地等。通过示范基地建设,应用推广新型科技成果,带动周边农户发展,提高花木产业的总体水平。要坚持“一镇多基地”、“一区一基地”、“一带一基地”的原则。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为规模化发展花木产业扫清障碍。

打造一批花木品牌

龙头企业可以带来新品种、新技术,可以带来市场、人流、物流、信息流。坚持龙头企业带动战略,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经济效益好、知名度高、辐射能力强、能够带动花木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全国性的花木大户落户宜良。从而形成“政府扶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格局。同时,以龙头企业为支撑,实施花木品牌战略,打造花木产业核心竞争力,力争用5年时间打造出一批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花木品牌,如山茶花品牌、三角梅品牌、桂花品牌,进而创立“宜良花木”整体品牌。

坚持用工业化的思维和办法发展花木产业,走农业产业化之路,做特色农业。加快产业布局调整,实现“一镇一品”、“一区一品”、“一线一品”,避免品种雷同、重复种植和和恶性竞争。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在类型结构上,要巩固鲜切花优势地位,加快盆景与中高档盆花发展,扩大观赏苗木种植规模,加强花坛植物与草坪草开发,发展药用、食用花卉生产;在产品结构上,要大力推进花卉苗木培育朝着容器化、艺术化、标准化和全冠型的方向发展。要坚持发展本土特色花木品种和引进、培育优良花木品种并举。以培育、驯化和生产乡土绿化花木品种为主,做强三角梅、桂花、缅桂花、杜鹃花、山茶花等“拳头产品”。同时,引进适应宜良生长的名、特、优品种进行繁育,重点推广美洲黑杨。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实现花木产业分工细化,形成一条集供种、嫁接、盘扎、整形、销售等为一体的产业链;把发展花木产业与其它相关产业相结合,形成花木、旅游、休闲、观光的关联产业集群,特别是要把发展花木产业和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紧密结合起来。

100亩以上 每亩奖励100元

花木产业作为一个绿色产业和朝阳产业,作为宜良县的一个特色支柱产业,对于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富民强县具有重要意义。《意见》把发展花木产业摆到突出位置加以政策引领和扶持,新发展苗圃集中连片规模在100亩以上的,给予每亩100元的奖励。

与此同时,宜良还坚持“科技强花”,实现花木产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意见》提出,加强与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强花木科研、技术推广、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人才技术培训体系建设,提升科技水平,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实用技术推广体系。建设1—2个高起点、高质量、高科技、高效益的科技示范精品园。

此外,建设1—2个功能齐全的现代花木展销中心(市场),集中直观地展示花木产业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实现花木生产者、科研者、贸易商的有效对接。重点扶持发展一批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加强市场的仓储、运输和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市场的配套服务功能。大力发展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的流通方式,尽快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备、批发与零售相配套的花木流通网络。

推荐阅读:

中国花卉物流应该怎样推进?

云南鲜花物流探索出高效率之路

探秘美国布里恩花卉冷链物流系统

花卉物流缘何流不起来?——我国花卉物流情况透析[分页]

■简讯

云南苗木产业

年增长率达到1.4%

据省园林两化办近期的调研显示,未来10年间,云南苗木产业前景不可估量,每年的增长率达到1.4%;与此同时,云南很多乡土树种发展呈现出蓬勃之势。

调研显示,2010年云南的理论城市化水平值为36%,据规划,到2020年全省城市化水平要达到50%,这意味着十年间每年的增长率要达到1.4%,城镇群的建设必定带来极大的园林绿化苗木需求。同时,云南省只有四个国家级园林城市,对比全省16个地州的129个县(区)这样一个基数,比率还很低,绿化工作还任重道远,很多县市都在努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而且经过多年的粗犷式发展,云南的园林景观工程,有待提升品质,届时将有大量的精品苗木的需求产生。因此,云南发展苗木产业前景不可估量,每一个有准备的绿化行业人士都不应错过这个发展的良机。

云南苗木产业起步于1998年,距今已有12个年头,云南苗木产业从无到有,发展虽然还未成熟,但已是万船齐发之势。云南作为“植物王国”,拥有高等植物品种约1.5万种,约占全国的一半,种植资源极其丰富;同时云南气候类型多样,“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从热带到极地的七种气候类型,都能找到典型;云南还是民族文化大省,各种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均可用到园林设计当中,形成独特的风格,可以说,云南发展绿化苗木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

与前两年,云南绿化苗木市场一直被省外苗圃占据相比,很多乡土树种发展呈现出蓬勃之势,以云南樱花为例,3公分以下的小苗,云南市场内约有10万株左右,而4—5公分的约有2万株;滇润楠是目前市场上较为走俏的乡土树种,其5公分以上的工程适用苗数量约为1万株,小苗在3—4万株左右。2010年以来,市场上销量比较好的乡土树种有清香木、黄连木、云南香樟、云南冬樱花等。记者廖兴阳报道

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

云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日前在昆明召开。大会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了云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秘书长、副会长及会长。云南物流产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周少方周少方当选为会长。大会共选出兼职副会长36名,常务理事6名,理事64名。

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第三届理事会自2007年5月选举产生以来,联合会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发展会员,联合会的会员单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了我省物流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从会员企业发展的地域看,已由昆明向地州方向发展,玉溪、曲靖、大理、楚雄、丽江、怒江、瑞丽等地州市都分布着我们的会员企业;从会员企业涉及的业务领域来看,已经涉及仓储加工、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商贸流通、卷烟、邮政、航空等多个行业,基本囊括了社会物流的所有领域。联合会现有会员单位中,有以云南物流产业集团为代表的省属国有大型物流企业,有以云南泛亚物流集团、云南德胜物流为代表的工业生产物流企业,有以中铁现代物流公司为代表的中央物流企,有以云南腾俊和云南陆航物流公司为代表的民营物流企业,有以云南交通运输有限公司、曲靖交通集团盛大物流公司为代表的交通运输企业,有以玉溪市鹏程运输公司、云南快达航空物流公司为代表的烟草物流企业,有以云南宏星物流、云南山汇物流为代表的建筑工程物流企业,有以云南现代物流信息公司、云南东盟公共物流信息公司为代表的第四方物流企业,有以大昌货架和凯力欧设备公司为代表的物流设施设备供应商,有以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为代表的大专院校。

新一届理事会积极努力地工作,力争把联合会建设成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社会组织。同时,积极向有关部门申请,以联合会现有基础为依托,成立适应我省物流与采购事业发展的规范化管理的行业协会组织;真正成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物流成花卉业发展“瓶颈”

日前,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花卉协会会长江泽慧在“第七届中国花卉产业论坛”上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花卉物流业,努力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并提出建议。

江泽慧说,物流业既是基础性产业,又是涉及诸多部门的复合型产业,融合了运输业、仓储业、货运代理业和信息业等,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际经验看,建立以一体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现代花卉物流体系,可以确保花卉产品质量,提高花卉产业效益。但我国花卉物流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发展现代花卉业和扩大花卉出口的需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如税费负担过重、装备技术落后、标准化和信息化程度低、花卉物流企业发展滞后等原因。

江泽慧建议,花卉物流体系建设环节多、链条长,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与支持。中国花卉协会将积极调研,探讨组建“中国花卉协会市场与物流分会”,以加强花卉物流的组织化程度。同时,我们将加强与商务、海关、质检等有关部门的配合,协调解决花卉物流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确保花卉物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此外,要加强国内花卉物流企业同国际先进物流企业的合作、合资与交流,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和管理办法,提高花卉物流业的全球化和区域化程度。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应充分利用WTO、自由贸易区、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等平台,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相互进一步开放与花卉物流相关的分销、运输、仓储等领域,开展花卉物流方面的政策协调和技术合作。

推荐阅读:

中国花卉物流应该怎样推进?

云南鲜花物流探索出高效率之路

探秘美国布里恩花卉冷链物流系统

花卉物流缘何流不起来?——我国花卉物流情况透析

(来源:昆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