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2月6日消息:与文物保护单位不同,传统历史建筑一直因为没有“保护名分”而时常“受伤”,不过这种状况在江苏省扬州市将成为历史。日前,扬州市首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单正式出炉,37处传统历史建筑入围,其中包括崇德巷孙氏盐商住宅等建筑群。
这次列入保护名单的历史建筑共有5种类型,居住类建筑18处、商业建筑7处、宗教建筑7处、文教建筑4处、产业建筑1处,居住类建筑又包括典型民居11处、名人故居4处和洋楼3处。
此前,扬州市规划局对该市传统历史建筑进行了调研、筛选、测绘和认定。据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扬州5.09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尚存约50余万平方米老建筑,其中有600多处保存完好。
目前,扬州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3处,同时也有一大批未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建筑,这些建筑也反映了扬州的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同样具有研究价值,今后扬州将进一步加强对这些建筑的保护和管理。
历史建筑是指经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
历史建筑有着不可抹去的辉煌,势必作为一个符号被今人后世收藏。目前,上海、天津、武汉、杭州等城市已率先开展了保护和利用历史建筑的研究工作。扬州是全国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的城市建设史,历史遗存丰富,一些具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非文保历史建筑理应得到保护。
据悉,扬州此次公布的历史建筑保护名单,是参照《扬州市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数据库》收集的数据,经过档案比对筛选、现场调研、专家座谈、征求文物部门意见最终确定并报扬州市规划委员会审查通过的。
参与此次历史建筑调研工作的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建新说:“一些价值特别突出的,我们认为应该纳入历史建筑范畴,并通过列入扬州历史建筑名录范畴加以保护和利用研究。”
张建新认为,历史建筑的认定、研究与保护工作是新时期扬州名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一项深入具体的工作,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完善具有重大意义。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建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