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月5日消息:今天,按照广东省统一安排,“青年记者绿道行”活动将在广州生物岛拉开帷幕。本报记者率先走进生物岛发现,全长6.7公里的生物岛绿道依珠江畔而建,是广州独一无二的环水绿道,由堤岸绿道、绿轴绿道、公园绿道等部分组成。公园绿道之中,还修建了水墨园,一亭一廊之间,尽显岭南园林之美。
接下来几天,记者将走进广州绿道,走进珠三角9市的绿道,向读者讲述绿道沿岸令人向往的生态环境、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和地方风貌,为读者更幸福的生活提供指引。
背景:绿道破解发展难题
30年的改革开放,珠三角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成为国家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之一,包括广州在内的珠三角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包括市政道路、园林绿化、环境建设在内的城市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然而,珠三角地区也遭遇了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进一步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要求更为凸显,如人口、产业高度集中,土地开发强度大,人居环境迫切需要提高,群众亲近自然的需求日渐强烈等。
为了破解珠三角面临的发展难题,2009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主持专题会议听取绿道工作汇报后指出,要将珠三角绿道网建设摆在和城际轨道交通网建设同样重要位置,建设“两道”工程,实现科学发展。同时,明确了“一年基本建成,两年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的目标。由此,广东率全国风气之先,拉开了大规模建设绿道的序幕。
广州绿道服务700万人
如今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广州交出一份怎么样的答卷呢?记者昨日就从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了解到,目前,广州累计建成绿道1060公里,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建设任务,基本实现贯通成网,建成驿站和服务点99个。6条绿道覆盖全市12个区(县级市)、串联234个主要景点,98个镇街,42个亚运场馆,覆盖 180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700万,中心城区分布绿道393公里。
绿道长1060公里是一个怎么样的概念呢?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解释说,如果一个游客骑自行车每小时走8公里,每天走12个小时,那么走完广州的绿道差不多要12天。由此,广州是目前全省绿道建设中,建成绿道线路最长、覆盖面最广、服务人口最多、综合配套最齐、连接景点最多,在中心城区分布最广的绿道。
沿绿道领略广州独特格局
过去一年的绿道建设热潮中,广州依托自身独特的资源,让1060公里的绿道串联起234个景点,服务人口700万,让市民、游客沿着绿道可以将广州的过去、现代、未来一网打尽。如今,广州绿道,犹如条条彩缎,贯穿南北,环山绕水,成为一条靓丽的风景线。从北之山岳到南之滨水,从人文气息浓郁的老城区到高楼矗立的CBD……长长的“绿线”绵延不断,将整个广州串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画卷。
古之南粤,今之新城,两千年的傲人历史,亚运的华丽蝶变……沿着绿道,游人就如行走在文化长廊。透过绿道,我们可以触摸到羊城的脉搏,从绿道的长卷中,读懂这座城市。
向南,蕉门河上,滨海之畔,万亩湿地,绿道之上,岭南水乡风情一览无余。往北,无论是温泉,还是流溪河畔,骑车穿行在绿道上,会让人们顿生远离喧嚣,置身桃源的美妙感觉。
在城市中心,绿道漫步,那充满岭南风情的绿色空间,总让人惊艳,驿站小憩,品咖啡、叹浓茶,还可以享受上网冲浪、查询信息、手机充电等科技信息服务。
在河涌水畔,绿道结合河涌整治,还原了“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昔日美景。绿道、水道,相得益彰,人们亲水、近水,怡然自乐。
带来市民出游新观念
绿道与地铁与城市慢行系统无缝对接,城市生活,因此而更便捷。在上下九,在北京路,在天河城,绿道与城市商圈并行,让千年商都焕发新颜。在郊野,在乡村,绿道成为绿色经济之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增城是广州最早建设绿道的区域,增派公路两旁,一条40公里的绿道宛然而去。中山大学曾对此作出经济评估发现,在2009年绿道经过的小楼、派潭、正果等三个山区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9281元,增长17.18%。 2010年以来,游客人数更是大幅上升。今天,无论是增江小楼人家,白云农业观光区,还是从化荔乡,万亩果园,绿道,开启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推荐阅读: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