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保留部分意杨 保持武汉植物多样性

2011年02月22日 09:37长江日报余一鸣

中国园林网2月22日消息:最近,本埠多家媒体报称,意杨退出武汉的行道树行列。读之不由让笔者联想到我市曾对法桐树大开杀戒之前例,忍不住为之操管一鸣。

意杨树干挺直,叶大荫浓,是“行道树中生长最快、易存活的不二选择”,为武汉市民遮阴挡雨30载。记得上世纪90年代,我市先后对沿江大道、中山大道和新华路等诸多干道的法桐树砍伐殆尽,究其原因是“落叶、掉毛、根浅易倒”。此次欲尽除“陪伴武汉人将近30年的1.9万株意杨”的主要原因是“寿命短、飞絮、易倒树断枝伤人”,两者如出一辙。

无论是法桐掉毛、意杨飞絮的相近缺陷,还是其“根浅易倒”的相同隐患,均由树木生长特性决定,人类暂无根治良方。但若说意杨寿命短,则似乎有些自相矛盾了。“陪伴武汉人将近30年”,若非遭砍伐,何来寿短?至于说“超过20年的意杨普遍出现树干空洞”,也言过其实。笔者曾专门到建设大道砍伐意杨现场查验,发现直径40厘米的意杨树被截干后,空洞现象不足十分之二。

当年大规模砍伐法桐的直接后果是,夏日街头绿荫稀少,市民出行怨声载道。南京《扬子晚报》的一位记者路过武汉时有感于此,曾在报上发出“炙烤过武汉的烈日,更珍爱南京的绿荫”的慨叹。好在武汉近年来及时调整了绿化思路,重新确定法桐为城市行道的主打树种。只是其间所付出的代价昂贵,教训亦堪称惨痛。有鉴于此,我们对待意杨的去留应慎之又慎。

其实,树就像人一样,人无完人,树岂有完树?!有记者通过采访园林专家了解到:“好看的树不遮阳,遮阳的树爱掉毛”,其结论是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缺陷的完美树种”。若以今年与法桐同被列为主打树种的樟树为例,其缺陷甚或大于意杨。稍谙树木者均知,樟树喜酸性粘质土,多在长江以南栽植,江北的汉口为碱性土壤,故生长于汉口的樟树叶片黄化严重,死亡率也较高。严格地说,意杨比樟树更适合在汉口地区生长,所以切不可轻率地以树之缺陷定去留,而要像用人一样,用其所长。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并非竭力鼓吹要在武汉大面积栽种意杨树,而是建言不能将意杨斩尽杀绝。因为适当保留部分意杨,也是保持城市植物多样性所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推荐阅读:

意杨退出武汉行道树行列 法桐等接班

温州:树种推荐反馈声声 市树可否重担主角

云南:昆明拟将滇朴楠 滇润楠定为市树

扬州:高温加虫害 万株市树柳树“歇夏”

(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