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3月14日消息:植树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今年是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三十周年。30年来,全市人民持续开展声势浩大的植树造林活动,形成了全社会搞绿化、全民植绿护绿的大好局面。植树造林成果丰硕。全市林木覆盖面积83万亩、林木蓄积量281万立方米,分别是1981年的7.6倍、11倍;森林覆盖率达18.4%,比1981年提高11.2个百分点。义务植树蓬勃开展。全市参加义务植树4100万人次,累计植树6000多万株,建成义务植树基地35处。绿色创建惠及城乡。创建省级生态乡镇5个、省级生态村17个、绿色小康村87个,创建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2个,先后荣获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未来五年,是“五彩淮南”扬帆远航、“两型城市”加快构建、绿色发展大力推进的关键时期,植树造林既面临难得机遇,又肩负重大使命。
一要提升标杆,实现一大目标。绿色是生命之色,是五彩淮南的未来特征,目标是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在新区绿化上,坚持原生态理念,调高绿地率,调低容积率,调整开发强度,让人走进山南就是森林,走进家园就是公园,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在老区绿化上,坚持绿化、硬化、亮化、净化、文化、智能化“六位一体”改造,凸显山水林城融为一体的城市风貌。在矿区绿化上,坚持生态式治理,变“修复废地”为“公园绿地”,沿山脉、水脉修复环境,宜水则水、宜林则林,注重自然修复,体现自然美。重点推进泉大资源枯竭矿区等生态修复工程。在景区绿化上,坚持念好山水经、打好文化牌、做好无中生有文章,建设旅游城中的工业城、工业城中的旅游城。统筹推进舜耕山、淮河与东部城区一体化绿化,重点加快舜耕山公园建设;推进八公山、瓦埠湖与西部城区一体化绿化;推进上窑森林公园、上窑镇与高塘湖一体化绿化,打造依山傍水、滨河滨湖、宜居宜游宜学宜业的淮河流域现代化中心城市。在农村绿化上,坚持以生态文明创建为载体,大力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和绿色小康村创建活动,加快村镇生活污水生态处理试点工程、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全面开展“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活动,加快庭院绿化、村庄绿化、道路绿化,彰显“黑色能源、绿色城市”的生态魅力,描绘“五彩淮南、两型城市”的美好蓝图。
二要把握重点,突出三大任务。一是争创“两张”名片。要围绕国家绿化模范城市12项指标,认真实施现代林业发展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把创模工作与城市大建设结合起来,与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结合起来,与民生工程实施结合起来,加快实施一批绿化精品工程。要围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18项指标,抓好龙湖公园二期、十涧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淮西湖公园、淮河公园、洛涧公园等游园广场建设,建设森林生态园林景观。二是实施“十大”工程。重点实施矿区植被恢复工程、湿地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森林质量提升工程、绿色长廊与农田防护林工程、城市森林建设工程、绿色小康村建设工程、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林业产业工程、林业基础保障工程。三是构建“六大”体系。着力构建“三山鼎立”的绿色屏障体系、“三水环绕”的绿色河湖体系、“三城互动”的绿色景观体系、“三矿并举”的绿色矿区体系、“三农共建”的绿色乡村体系、“三路协调”的绿色长廊体系。到2015年,建成区绿化率达45%以上、绿地率达38%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平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达22%以上。
三要创新方法,完善五大机制。一是完善市场化推进机制。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将植树造林和苗木产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租赁、承包、拍卖、股份合作等形式,在土地承包、种苗选择、林木管护等环节引入市场化机制。二是完善义务化推进机制。坚持义务植树的法定性、义务性和全民性,进一步树立新四军纪念林、人大代表林、政协林、夕阳林、学子林、记者林、公仆林、人才林、巾帼林、新婚林等先进典型。三是完善产业化推进机制。坚持“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思路,按照“树随田走,谁栽谁有”的原则,发动群众在自家田栽自家树,对植树用地实行流转集中,培育种植大户,加快形成种苗花卉业、林业加工业、生态旅游业等产业体系。四是完善项目化推进机制。坚持规划生成项目机制,调整充实绿化造林项目库,加大林业项目争取、报批和招商引资力度。发挥旅游(林业)投资公司作用,盘活林业和旅游资产。五是完善生态化推进机制。发挥森林“吸碳器”和“固碳机”的作用,以林促游、以游养林,做大做强森林旅游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改善生态环境。
四要整体联动,落实三大责任。植树造林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整体联动、形成合力、全面推进。一是党委政府要抓主导。要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高效工作机制,加强协调调度、督促检查、定期通报和目标考核。要创新工作思路,深化林权制度等改革,探索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完善“租地建绿”等举措。二是县区、部门要当主力。各级各部门要发挥主动性,强化责任心,落实责任人,完善责任制,各司其职、通力协作。要加大财政性资金投入,保障绿化建设、管理、维护,实现建设长效化、管理常态化、维护制度化。要创新模式,多想办法,进行大规模、市场化运作,发挥“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三是企事业单位要争主动。植树造林是全民活动,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离不开社会各界大力支持。要强化组织推动、社会发动与全民行动,发挥机关、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的积极性,增强全民爱绿意识、种绿责任、护绿氛围,不断丰富植树造林形式,形成多主体、多层次的植树造林格局。
今天的绿水青山,就是明天的金山银山。当前正值植树造林的大好时机,全市上下务必立即行动起来,大力植树造林,共建绿色家园,让森林建在身边、让生命与绿色相伴,让淮南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城更美、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推荐阅读:
(来源:淮南报业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