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五年:携手绿色幸福启航

2011年03月15日 14:21中国绿色时报刘娜微 迟诚 李惠均

中国园林网3月15日消息:“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时阐释的“幸福观”,勾起了全国人民对新一个5年幸福生活的憧憬。

今年的全国两会,对“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的审议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规划纲要把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等生态指标确定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并以大篇幅着墨林业生态建设,引起参会代表委员极大的关注。

中国绿色时报专门为两会代表委员设置了开放性话题,请他们说说心中的“十二五”,谈谈生态建设将怎样影响百姓的生活品质与幸福指数。

生态改善:百姓幸福指数将不断走高

全国人大代表、邯郸阳光集团董事长韩玉臣说,生态环境质量,是评定一个国家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指标。“十二五”规划把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上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解决民生问题的决心。良好的生态环境离不开绿色,离不开森林。我们应当重视森林的价值,让林业的大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大改善。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林科院总工程师江香梅说,林业本身就是支撑人类社会发展的支柱,森林为人们提供着氧气、木材和各种林产品。人类从森林中走出来,现在又渴望回到森林里,这是一种原始心理诉求的释放。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厅长陈秋华说,森林资源数量的多少,直接关系着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城市森林巨大的生态功能像保健品一样,呵护着居民的身心健康。森林能净化空气、涵养水源、吸附粉尘、消减噪音、阻挡光辐射,还能释放负氧离子,具有杀菌及愉悦身心等保健功能。科学研究表明,在人的视野中,绿色达到25%时,人的精神和心理都会感到舒适。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绿色和森林已经成为缓解压力、调节心情、促进健康的有效手段。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下达今年及“十二五”时期目标任务时指出,今年全国计划安排营造林任务9000万亩,抚育森林8000万亩,低产林改造2500万亩,义务植树25亿株;抓好天然林保护等重点工程建设;抓紧编制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规划。

在这一个5年,人们的“绿色”幸福指数还将不断提高。

林业改革:为林农和林业职工带来实惠

“生态环境不仅是生存环境,也是生产环境。在广大林区,林地还是广大林农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曾任山西省林业厅厅长的全国人大代表耿怀英说:“林区百姓说,‘希望在山’。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生产关系的又一次巨大变革,它创新了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模式,直接为林农的增收致富奠定了基础。”

耿怀英介绍,祁县是山西林改第一县。2009年林改完成后,祁县人自豪地说,这里没有一棵无主树,连田边地脚的小树都分给了农民,每棵树都产权清晰。林改让百姓倾囊投入。当年1年造林数量相当于过去5年的总和。就是这一年,群众售出苗木3000多万株,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仅此一项,就让20万农村人口人均年收入增加1000余元。

全国人大代表、伊春市委书记许兆君说,伊春在全国率先启动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让林城焕发了生机。由于历史上的过度开采,伊春绝大部分林业局面临无林可采的困境,全林区职工平均月工资仅为310元。

穷则思变。伊春率先提出实施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的想法,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2006年4月,伊春5个有代表性的林业局的15个林场所,拿出8万公顷国有商品林地先行试点,拉开了中国国有林业产权革命的序幕。

正是这仅占伊春国有林地面积2%的8万公顷土地,为林区职工生活带来深刻变化:试点林地2006年承包时的总蓄积量不足500万立方米,现林木生长量已净增105万立方米,林木蓄积量增值5.88亿元,户均增值8.9万元。2006年承包时每公顷平均价格5400元,现在每公顷7498元,是当时承包价格的1.38倍。2010年8万公顷试点林地下经济总收入达4636万元,可为承包户职工户均增收7010元。

国家林业局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全面深化林业改革,增强发展活力,确保2011年全面完成集体林地确权任务,2012年全面完成林权证发放任务;稳步推进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的总体思路和近期任务,深化重点国有林区改革试点。

在这一个5年,林业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还将惠及更多的林农和林业职工。

推荐阅读:

河北:迁安造林4.3万亩打造绿色家园

南航广西组队植树“绿色认捐”1500元 制服空姐现身

陕西启动千里绿色长廊3年变“绿丝带”建设

河北:沧州将增一处绿色大氧吧[分页]

生态修复:用绿色点亮生活的希望

让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张北县张北镇林业站站长袁妙枝印象最深的是,生态修复给人们的内心带来了巨大变化。

1992年,袁妙枝来到镇上的贫困村马莲滩村。这里给袁妙枝的第一印象就是:穷。伸手摸摸田里的土,水分很少,沙化程度很高。当时,全村80%的耕地风蚀沙化严重,其中40%完全沙化。全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元。

“我给村民出的第一个主意就是先种树。”袁妙枝说,恶劣的生态环境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家安于现状的心态,失去向贫穷挑战的信心和勇气。

在村民的议论声中,袁妙枝在村东头地力最差、沙化最严重的一块土地上种下马莲滩村第一片果林。种上树,就有了生机。等环境好转了再打井修渠,一步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周围的一片地区情况就整体好转了。就这样,树一片片地栽下去,生态环境也一点点改善着,村民们心气儿高了,眼睛亮了,愿意往前奔了,生活也一点点富裕起来了。

袁妙枝说,以前村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林业,现在他们都知道林业带给他们的是富裕和上进的心态。

国家林业局发布的资料显示,“十二五”期间,全国将启动国家级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项目,做好岩溶地区第二次石漠化监测工作;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林业建设任务,抓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

在这一个5年,生态修复带来的信心和希望,还将在更多地方生长出一片片的绿色。

民生工程:满足林区职工最基本幸福需求

“改善生活条件就是林区职工最大的幸福。”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森工集团发展计划部副部长娄伯君说。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秦皇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志新说,林区职工的收入水平、生活质量与其他行业反差太大,这与林业发展的目标不相适应,与国家经济发展趋势相左。他建议国家应完善相关政策,国有林场林区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包括人畜饮水、道路交通、电力通讯、危旧房改造等由国家统一规划和建设,造林绿化、森林经营等所需费用纳入国家基本建设预算。

为切实解决国有重点林区“住房难、居住环境差”的问题,国家于2008年第四季度启动实施了国有重点林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到2010年末,棚户区居民陆续喜迁新居,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娄伯君表示,“十二五”时期,内蒙古森工集团将把改善职工生活条件作为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将完成棚户区改造面积275万平方米,5.5万户职工的住房条件将得到根本改善;同步完成供热系统改扩建、给排水工程、小区道路、小区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推进电网改造、道路建设和安全饮水工程,基本形成上连省区道、外连周边地市、覆盖全林区的公路交通网络,解决14.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委书记李海涛说,今明两年大兴安岭将进一步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力争分别改造244.3万平方米和97.69万平方米。将把棚户区改造、生态移民、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规划撤并村屯户、林场、经营所、管理区,鼓励支持林业局居民向中心城镇转移集中,到2015年,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超过23平方米,县、区、林业局址等中心城镇实现“三供两治”全覆盖。

在这一个5年,林区职工生活环境将得到根本性改变。

推荐阅读:

河北:迁安造林4.3万亩打造绿色家园

南航广西组队植树“绿色认捐”1500元 制服空姐现身

陕西启动千里绿色长廊3年变“绿丝带”建设

河北:沧州将增一处绿色大氧吧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