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激励法调动青年的植树热情

2011年05月13日 09:40中国绿色时报郝健

中国园林网5月13日消息:组建“绿色联盟”,打造绿色青年团队,团结凝聚更多的绿色环保组织,发展、壮大绿色环保志愿者队伍,促进青年成为“绿色北京”建设的生力军和突击队……  

用兴趣激励法带动青年,使其自觉、自愿地参与到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环保志愿活动中,是北京团市委多年来摸索、总结出的经验。每年,团市委都要组织多种活动,并有数个大型活动贯穿全年,以充分调动起首都青年建设“绿色北京”的积极性。  

2010年,北京团市委起草制订了《“绿色北京”青年行动计划(2010-2012)》,从弘扬生态文明到参与绿化美化活动,从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到推进“青春绿色行动”,从发展绿色经济到倡导绿色消费,号召青年积极采取理念行动、保护行动、生产行动、生活行动、家园行动、人才行动,深入践行首都生态环境建设理念,全面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  

按照规划,行动计划2011年进入全面推进阶段,而今年又恰逢国际森林年,北京团市委在造林绿化方面所做的工作,比往年更给力。从倡导绿色环保理念、建设绿色教育基地、推动绿色环保生产、倡导绿色环保生活、创建绿色环保家园、培养绿色公益人才6个方面,深入实施“绿色北京”青年行动计划。  

4月1日,由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北京团市委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绿桥、绿色长征活动拉开帷幕。今年的活动,结合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这一历史背景,主题是“高擎团旗、绿色长征,永远跟党走”,以“红绿相映1+1”为活动形式,通过红色宣讲团、党史足迹寻访、绿色咨询、青春志愿林种植、社会观察、林业生态工程科考、生态环保创意项目资助等多项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参与到生态文明和“绿色北京”建设之中。  

活动次日,在北京团市委的促动下,北京林业大学和有关部门共同启动了“绿色北京”示范项目。北林大发挥其学科特色、人才优势,通过与首都企事业单位、社区农村、基层党支部结对,带领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开展相应服务项目。活动成果将以大学生熟练操作的论文、绘图、调研报告等形式呈现。  

首都交通让人头痛,并由此引发了拥堵、大气污染等问题。北京团市委结合广大青年喜爱露营、暴走这一特点,启动“快乐出游日”,通过网络、论坛、微博、QQ群等渠道,面向广大“驴友”征集“低碳踏青路线”,并倡导大家主动放弃自驾游,乘坐9字头的公交车,前往八达岭长城、平谷、密云等热门京郊出游目的地,带来了一股低碳出游风。  

2008年,北京团市委、韩国韩中文化青少年协会与平谷区政府签署合作协议,由韩方提供赞助,在平谷区建造“中韩未来林”。每年组织中韩大学生志愿者交流营活动营员进行植树和除草、浇水等树木养护活动,时间持续5年,预计可造林100亩。  

既着眼大处,又关注小处。每个月26日,是首都青少年“爱绿日”。这一天,全市青少年要集中开展绿色理念教育、绿色生活实践,参与“绿色北京”建设。  

北京团市委还将目光瞄向室内办公场所,倡导摆放桌面绿色植物,以此美化办公环境。他们开展了绿色一平方米环保公益行动,立足办公、家庭等较小区域,号召社会公众在有限的区域里,践行绿色理念,初步达到了“人人绿色一平米,成就绿色一栋楼。人人绿色一栋楼,成就绿色一座城”的效果。  

找准年轻人的兴趣点,让北京团市委组织的每次“绿色行动”,都赢得了一大批的簇拥者。 

推荐阅读:

防城港市大力推进“绿满八桂”植树造林工程

江西:共青城市植树造林3200亩

齐齐哈尔春季人工造林共23万亩

重庆首次飞机播种 5天将造林4.7万亩(图)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