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16日消息:车来车往,集滦河文化、历史文脉为一体的滦水湾公园进入到点睛工程河心岛建设阶段;机声隆隆,中国第一座板栗博物馆正进行内外装修;雄踞东山、状如绽放栗花的规划展览馆在紧张布展;提升品位,东山文化公园、西山栗香植物园已精雕细刻……今年以来,迁西县立足打造“魅力山城、塞上水城、休闲名城,环京津冀山水风情休闲旅游城市”总体目标,不断加大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工作力度,一座凸显山水特色、园林风韵,各项指标均已达到国家级园林城市标准的山水园林城市已呼之欲出。
迁西县城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自然生态良好。依托得天独厚的山水禀赋,确定“一环两带三点四园”园林布局,迁西县投资9亿多元,大手笔运作,高起点建设,实现了整个县城园林绿化档次的大幅提升。
栗乡植物园。
打造绿色屏障。在外环公路、城市出入口建设宽50-100米的板栗、核桃等经济林带100公顷;在县城周边313公顷山地栽植火炬、山杏、侧柏、核桃等树种90多万株;对县城附近栗香湖两侧山体全面绿化,增加林地面积762公顷;在穿城而过的滦河、沙河两岸栽植杨树、柳树等树木120万株:环绕县城,迁西县业已形成1746.67公顷、268万株树木的城市绿化生态圈。
宜人景色
建设生态公园。以长城文化和民俗文化为主线,以“一核一脉七峰八区十八景”为主题,迁西县投资7000万元建设了融自然、历史、文化为一体的东山文化公园;依山就势,彰显特色,占地面积421公顷,融休闲健身、娱乐度假及科普学习为一体的栗香植物园开门迎客;巧借自然河道,美化河岸环境,占地30公顷、水景相宜的滨河公园成为人们休憩、游玩的好去处;投资7.4亿元,呈“一岛两带三区”布局,滦水湾公园5000米长、35米至55米宽的巨大景观群让人叹为观止……迁西县7大游园全面开放,老百姓10分钟就能到达附近的城市公园。
实施节点增绿。拆除原有商业建筑,1.1公顷的康乐苑花木葳蕤;扮靓路口景观,0.9公顷的毓水园芳草成茵;实现根本改观,原建筑垃圾填埋场变身2.1公顷摇曳芳林;与彩虹桥相偎相依,0.6公顷绿地倒影水中:截至目前,迁西县已投资7500万元,新增金水湾广场、县城南北出入口、康乐园等公共绿地15公顷。
实现移步换景。为打造环路绿色长廊、建设省级园林式街道,迁西县投资1.5亿元实施了通道绿化工程:西外环路形成7到50米的道路绿化景观长廊;东环路、北环路两侧绿线宽至12.5米;南环路临街特色景点增至9处,全县城区28条主次干道绿化普及率达到100%,省级园林式街道达道路总数的35.7%。
打造绿色院区。以创建省市级绿化先进庭院、小区为目标,迁西县对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及其配套绿化建设,全部纳入“绿色图章”管理范围,全县庭院绿化达标率93.8%,小区绿化达标率90.6%,拥有省级星级公园、游园9个,省级园林式单位22个、省级园林式小区15个,市级花园式单位19个、绿化先进单位24个、绿化先进小区14个,绿色,已成为迁西人触目可及的经典色彩。
在大幅增绿的同时,迁西县不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现已建成6纵7横主骨架、28条支线的便捷交通网;城市配套设施建设资金投入超过4亿元,城区垃圾清运率100%,供水普及率100%,供热覆盖率84%,燃气普及率87%,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2标台,城区环境卫生、市容市貌让人耳目一新。前不久,迁西县又建成了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和城乡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了数字化、立体化、网格化管理城市,宜居宜业的城市让市民们笑逐颜开。
建设园林城市,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幸福指数,迁西县“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创建,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全县38万人拧成一股绳,正全力向国家园林县城冲刺。
推荐阅读:
(来源:四川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