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16日消息:6500多亩黄金地块,卖还是不卖?是进行商业开发还是建设森林公园?
在安徽池州,市人大关键时刻有效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作出顺民心、合民意的重大决定,促进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这项决定,完善了城市规划,推动了城市的转型发展,受到全市群众的广泛称赞。
市政府提出建议
青山绿水应保护起来
池州市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从唐武德四年设州置府至今,这座城市已有1380多年历史。著名的佛教圣地九华山就坐落在该市。
池州市面积827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60%,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十一五”以来,池州市将“生态立市”放在整体发展战略的第一位,无论是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还是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始终把“保护好青山绿水”作为一切工作的基本要求。
景色宜人的平天湖位于池州市主城区东部,平天湖与建成区的中间地带是一片面积约4.36平方公里的尚未开发的湿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房地产开发企业对这一地段垂青已久。如果将这一地段约6500多亩的土地挂牌投入房地产开发,至少能带来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土地出让金的现实利益。
池州市建市时间短,财政整体实力比较薄弱。尽管如此,池州仍坚持“生态立市”的发展战略,果断作出决定,这一地带不再作任何商业性开发,也不再建任何大型公共设施,全部保护起来,栽树、绿化,按照城市森林公园来进行打造,把这一块土地真正留给未来,留给子孙后代。
2月16日,池州市政府市长办公会议研究通过了市规划局等部门起草的《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建设主城区森林公园的议案》初稿。
2月24日,市委召开常委会,审议了市政府党组提请的议案草案。要求市政府将此作为议案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列入市二届人大六次会议议程,提交大会进行审议并作出决定。
人大常委会提出
跳出土地财政的围城
3月17日,池州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7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建设主城区森林公园的议案》。
常委会组成人员纷纷发言,认为以“生态立市”的发展战略为指导,跳出“土地财政”的围城,着眼于城市的长远发展,以建设森林公园的方式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这的确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举。会上作出了将议案提请即将召开的市二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的决定。
在3月22日召开的池州市第二届人大第六次会议上,建设主城区森林公园的议案被提请大会审议。
代表们在审议时认为,建成城市森林公园,不仅仅是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场所,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对“土地财政”理念的转变。这对于建设生态池州,提高池州市的城市形象和品位以及建设最佳人居环境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市人大作出决定
建设主城区森林公园
3月25日下午,在池州秋浦影剧院举行的市二届人大第六次会议已紧张有序地进行到会期的最后阶段。下午4时,全体与会代表一致通过《关于建设主城区森林公园的决定》。
这一决定指出:池州市二届人大第六次会议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建设主城区森林公园的议案,决定批准建设主城区森林公园(暂定名),由市政府按照“环境优美、风景幽雅、特色显著的开放式城市森林公园”的建设目标和“整体规划、分期实施、五年基本建成”的原则,精心规划设计,认真组织实施。具体方案授权市人大常委会批准。
当工作人员宣读决定的话音刚落地,全场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
这项决定的通过,意味着美丽如画的池州城区又将增添一道绿色的风景线,池州的生态文明建设将向前迈出坚实的步伐。
编后
在前不久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幸福感”成为热词之一。衡量一个城市的居民幸福与否,关键取决于城市以什么样的发展思路,让老百姓感到幸福快乐。人居环境的好坏是幸福生活的基础之一。池州市二届六次人代会依法作出《关于建设主城区森林公园的决定》,坚持了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无疑会改善民生,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推荐阅读:
(来源:法制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