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3日消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仅仅是将集体林地和林木一分了之,而是一项涉及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的重大系统工程。林地承包到户之后,如何让农民享受更多实惠、获得更大利益、尽快富裕起来?如何解决农民在发展林业中遇到的资金、技术难题,实现林业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已成为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最近,笔者带着这些问题赴陕西省宁陕、蓝田两县进行调研,考察了产权交易及产业发展情况。他们的成功实践令人耳目一新,为发展林下经济、深入推进林改探索了一条新路。
产权到户,夯实林下经济发展根基
陕西有集体林地1.48亿亩,占全省国土面积的近一半,且公益林比重较大。在林改中,陕西省各级党委、政府坚定改革方向,突出家庭承包,产权明晰到户,极大地促进了林下经济发展。
坚持家庭承包的正确方向,激发了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陕西林改共涉及104个县(市、区)的391万农户1547万林农。到2010年11月底全省已基本完成了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全省家庭承包到户率达83.2%。宁陕县集体林地面积306万亩,家庭承包223.3万亩,占总面积的72.9%;蓝田县集体林地面积162.32万亩,家庭承包占总面积的92%,全县107.85万亩生态公益林也全部实行了家庭承包、均山到户。改革使农民平等获得了集体林地的承包经营权,调动了农民靠山致富、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
有了宝贵的生产资料,山林真正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依靠。明晰产权到户,使农民真正拥有了可支配的生产资料和不断增值的家庭财产。林改后,全省林农户均承包16.3亩有林地,户均蓄积量67.3立方米,仅以林木价值测算,资产性收益就达1.2万元。宁陕县户均承包林地180亩,按有关标准估算,资产近百万元。有了这份资产,农民开始兴办“农家乐”、“森林人家”,发展天麻、猪苓等林下药材及食用菌、林下养殖,大大丰富了林业产业内涵,使林木成为“摇钱树”、林地成为“聚宝盆”。
社会化服务,给力林下经济发展
林地承包到户后,林农经营形式更加多样,经营内容更加丰富,对社会化服务需求更加迫切。宁陕、蓝田两县县委、县政府从帮助农民解决种什么、怎么种、怎么管、怎么销等问题出发,培育服务主体,强化市场、信息、技术、资金等生产性服务,推广农超对接和能人领路,扶持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帮助农民提高林下经济发展能力,使其尽快走上致富之路。
蓝田县依靠科技示范园,亩产值3万元。核桃产业是蓝田县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县林业局确立了区域布局,依托科技示范园建起了以农民为经营示范主体的采穗圃和良种繁育基地。在三里镇魏家沟的百亩市级核桃科技示范园,农家妇女袁粉叶依靠科技培育核桃苗,并在林下养鸡,用鸡粪施苗,3年来累计出圃嫁接成品苗30万株,出栏肉鸡1万余只;2010年示范园亩产鲜果300公斤以上,亩收入突破3万元,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良种采穗圃7个、面积650亩,发展良种核桃6.02万亩,新建百亩以上标准化示范园37个、面积4000亩,品种改良5000亩。
宁陕县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一县经济、富裕一方农民。为创新林业经营多元化发展模式,提升林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宁陕县积极引导、扶持林农建立核桃、板栗、林下养菌、林下种药等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截至目前,全县已建立林业协会11个、专业合作社7个,发展会员近4000户。
2009年6月,大寺沟村56户猪苓栽植户联合注册成立“宁陕县旬宝猪苓专业合作社”,不到1年时间,已培训农民400余人次,服务范围辐射到周边6个县24个乡镇,影响和带动农户万余户。目前,合作社社员在承包林地中发展猪苓3.8万窝,3年后产值可达1100万元。2010年10月底,合作社还注册了陕南第一家地理性药材商标“旬宝猪苓”,在网上开通了销售商铺,吸引了许多购买猪苓的客商。
挖掘潜力,丰富林下经济发展内涵
农民真正成为林地经营主体之后,对经营林地有了长期打算,对林地经营模式进行大胆创新,他们有的搞起了林产品深加工,有的从事森林旅游,有的发展林下种植养殖和林药产业等,在自己的林地上弹出了华美乐章。
“一窝一头猪、十窝一头牛、百窝小汽车、千窝小洋楼”。近年来,随着中草药价格不断攀升,猪苓呈货紧价扬之势,目前市场上每公斤鲜猪苓价格高达80-12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在宁陕县旬阳坝镇,镇党委书记廖文刚告诉我们,2010年全镇地存猪苓8万窝,实现产值750万元,人均收入2038元。猪苓被群众形象地称为“黑色乌金”,在林农中流传着“一窝一头猪、十窝一头牛、百窝万元户、千窝小洋楼”的顺口溜。如此可观的经济效益,使外出务工的农民纷纷回家种植猪苓。目前,宁陕围绕“打造秦岭药谷,建设猪苓之乡”的目标,提出“两沟一线”猪苓产业发展布局。2010年,全县猪苓保存量102万窝,实现产值15.3亿元;林下药材产量1932吨,收入5200万元。
“种下一棵白皮松,农民收获一本绿色银行的储蓄卡”。蓝田县白皮松是一种珍贵树种,市场价格逐年攀升。林改后,县委、县政府将其作为林农致富的主导产业做大做强,目前全县已发展白皮松3万亩。一棵白皮松,在农民眼里就是一张绿色银行的储蓄卡。蓝田县辋川乡安家山村有农户217户,其中有80户农民在山外租地1100多亩培育白皮松苗。全村靠种植白皮松,如今有5户产值过千万元、40户过百万元、130多户过50万元,群众真正过上了小康生活。目前,辋川乡白皮松栽植面积6000多亩,年销苗5万余株,产值3000万元以上。
“培育一个核桃产业,撑起县域经济的新起点”。蓝田县栽植核桃历史悠久,林改后,县委、县政府将核桃作为主导产业、主攻方向、主要品牌,制定规划、出台政策,加快发展。截至目前,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5.92万亩,产量超过8000吨,产值近亿元。县委、县政府还提出用5年时间再发展核桃10万亩。
随着核桃栽植面积不断扩大,蓝田县涌现了一批加工核桃仁的家庭企业。厚镇乡王咀头村从事核桃仁加工有210户,每年生产核桃仁1100余吨,人均收入4600元。辋川乡白家坪村从事青皮核桃加工2180户,年加工1600余吨,收入220多万元。
“打造一条特色风景沟,带出森林旅游新天地”。确权到户后,林地、林木的流转给农民提供了持久的收入来源:农民可以转让林地经营和林木所有权获得收入,可以抵押林地、林木获得生产资金,也可以入股取得资产性收入。皇冠镇朝阳沟是宁陕县的一个贫困村,林改中,县委、县政府采取“分利不分山”的形式将全村2.1万多亩山林整体入股,引资15亿元开发生态旅游业,采取集中安置村民入社区的方法,把林农引下山发展农家乐、农家宾馆、商铺等服务项目,2010年,全村创造务工岗位270余个,直接从事旅游服务人员达650余人,仅餐饮住宿收入近800万元。据统计。2010年,宁陕县共引资100多亿元开发建设休闲度假和旅游景区,建成农家乐308户,接待游客16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5亿元,其中农民直接增收超过2500万元。
接力林改,共享林下经济发展硕果
林改后,林业资源潜力不断释放,林业产出效益明显提高,农民的生产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大幅增加,农民就业增收的空间不断扩展,呈现出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的新气象。
林改激发了林业活力,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林改后,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依托森林资源发展林业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选择。陕西省从事林下种养业、森林旅游及餐饮的人数由2006年的11万余人增加到2010年的26万余人,依托森林资源发展多种经营收入48亿元。2010年,全省农户投资造林56.3万亩,社会投资造林55.8万亩,分别是林改前的3倍和2倍;人均林业产值310元,是林改前的2.5倍。
宁陕县2010年林下产业收入2.45亿元,人均收入4000元。筒车湾镇农民张礼友对承包的300多亩板栗园进行嫁接改造,利用修剪的枝条发展袋料食用菌3万袋,发展林下养鸡3000只,种植魔芋、猪苓年收入14万元,比林改前净增10万元。
林改实现了“四个转移、三大突破”,呈现出资源增长、生态良好、林区和谐的新景象。林菌、林草、林药、林牧等循环经济的加速发展,带来了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长短互补、协调发展的综合效应,极大地化解了森林资源的生态性、公益性与农民利用林地发展经济的矛盾。从调研的乡村我们看到,越是林业资源丰富的地区,农民的收入增加也就越快越多。
林改为农民提供了长期就业机会。宁陕县过去每年有1.2万人外出务工,占全县7.4万人的近1/6。林改后,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和引导农民依托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森林药材等,吸引了大量农民工返乡创业。2009年,宁陕县有1万多名外出打工农民返乡务林;2010年,全县引入农民工近2万人,开始从劳务输出县向劳务输入县转型。
蓝田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做大做强林业产业,开始实现从零散型向集约型、从粗放型向精品工程、从“三分造七分管”向“一分造九分管”、从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四个转移”,初步取得了“三大突破”:一是核桃产业有了新突破,面积越来越大;二是道路植树有了新突破,绿地越来越多;三是林业产业有了新突破,群众收入越来越高。
如今的陕西,林下经济方兴未艾,群众看到了希望,政府找到了目标,林业正展现出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