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6月23日消息:在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成立三周年之年,今天(6月22日),市民期盼已久的“低碳”生态示范的样板——洋湖湿地公园掀开了它美丽的面纱。
零距离接触湿地休闲区
本次开园的湿地休闲区的景观,湿地休闲区的景观主要由一廊一带四园组成:一廊即生态走廊;一带为湿地体验带;四园则是沁心花园、水景花园、生态展园和自然展园,沁心花园临近湘江,相对独立,以游客服务中心作为其重点功能;水景花园、生态展园和自然展园三园则融为一体,拥有步行游览线、电瓶车道、水上游览线三条游线,并由“一台一榭二亭二廊十三桥”将三园的水景与陆景错落有致的分布开来。
三条游线——
游人可按照自己的喜好方式来参观:3公里的步行游览线, 1.2公里的电瓶车道和2公里的水上游线,给游人提供了多种方式参观湿地休闲区,同时也各有特色,当然,你选择三种方式相结合,也别有意思。
“一台一榭二亭二廊十三桥”——
“一台”:是指水上小舞台。水上小舞台就建立在水中,位于休闲区电瓶车道中央,面积达1600平方米,供游人在舞台上观赏湿地美景和开展活动,同时舞台上设有亲水平台,游人可以直接玩水嬉戏,也可以零距离观赏亲水平台边长满的芦苇、菖蒲、水葱等,水上小舞台的设立让游人活动时更加身临其境、沉醉其中。
“一榭”:是指醉花榭。所谓榭,是指建在水面或临水上的休憩建筑,醉花榭周边遍环小水系,主要种植多种开花的水生植物,包括鸢尾、荷花、旱伞草、水生美人蕉、千屈菜等,到了春天各种植物竞相在水中开花,遂取名“醉花榭”。
“二亭”:是指揽秀亭和秋雪亭。揽秀亭位于休闲区中央的湖中,是湿地公园一期景观最高处,站在揽秀亭上,可以将整个湿地休闲区一览无余:木式生态建筑在绿荫中若隐若现,小鱼成群结伴的在河水中嬉戏,各类花卉竞相开放各种树荫郁郁葱葱,十三座桥错落有致的排放开来……随着自然风的吹拂,正可谓“一览众物美”啊!秋雪亭呢,位于水上小舞台的正南面,周边布满了芦苇,每到秋天的时候,成片的芦花犹如在秋天也能够看到白雪皑皑的美景。
“二廊”:是指水上长廊和自然展廊。水上长廊以回廊的形式漂浮在浅水中,游人既可以在水上长廊上亲水嬉水,也可以与水中的植物、动物来一次亲密接触了。自然长廊则强调展示具有乡土特色、农耕特色的果木、花木、水生植物等,里面有乌桕、柿、桃、李、石榴、柑橘类、枇杷等果木,还有水芹菜、茭白、荸荠等水生植物,在自然长廊呈现的是一片公园中的“小果园”、“小菜园”了。
“十三桥”:十三座木式结构的小桥则拉通了休闲区内水系与陆线,连接了水景花园、生态展园、自然展园的水景与陆景。
污水处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
洋湖湿地公园的最大特色之一的再生水厂,而湿地公园究竟是如何低碳环保的呢,到底究竟是怎样利用生态技术深度处理城市污水的呢?记者亲身体验了整个污水处理过程。
洋湖片区的污水处理主要分为两个系统:一是再生水厂将城市污水进行收集处理系统,采用“MSBR(传统二级生化处理)+人工湿地+自然湿地”工艺及中水回用系统。传统意义上的城市污水处理,经过MSBR工艺处理后,即可直接排放了。洋湖再生水厂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建设多级人工湿地进行深度处理,处理后的出水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通过分流,一部分水再经自然湿地净化处理,达到地表三类以上标准;一部分水经过过滤、消毒处理后达到城市污水再利用杂用水水质标准,实现了中水回用,达到零排放。这样,城市污水通过再生水厂的处理,便变成了湿地公园的景观用水了。二是片区雨水收集系统,这则是通过引入雨水收集池,设置溢水管道连通周边市政雨水管道,使雨水进入收集池后,通过池里的植物净化后,再流入园内的湖区。雨水收集系统里,“生态停车坪”、“道路系统”、“生态边坡”等都是雨水收集系统里的“功臣”,有效保护了水资源。
据长沙先导洋湖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危建新介绍,洋湖湿地公园的再生水厂不但为净化污水、保护水资源发挥了如此重要的作用,而且,他的运营成本比传统的工业化污水处理厂节约70%,也就是说这种生态技术处理污水只相当于传统工业污水处理成本的30%。
推荐阅读:
(来源:中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