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园林小城镇和绿色村庄创建纪实

2011年06月29日 09:10中国绿色时报陈永生 佟永宏 吴志勇

中国园林网6月29日消息:年初部署、年中推进、年底表彰,首都园林小城镇和绿色村庄创建在按自己的节奏逐年稳步推进。  

6月24日,首都绿化委员会召开全市园林小城镇和首都绿色村庄创建工作推进会。与会代表参观了房山区长沟镇园林小城镇建设亮点,并听取房山区长沟镇、顺义区牛栏山镇建设园林小城镇和通州区于家务乡仇庄村、延庆县康庄镇火烧营村创建首都绿色村庄的经验介绍。  

会议透露,截至2010年底,全市已成功创建首都绿化美化园林小城镇74个、首都绿色村庄350个。一个园林村镇创建成功,带动一批村镇鱼贯跟进。今年,全市还将创建首都园林小城镇5个、首都绿色村庄80个。  

首都绿化办主任邓乃平说,随着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各级领导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群众绿化美化意识显著增强,绿化氛围越来越浓郁。  

北京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说,创建让京郊农村“街道净了,环境美了,城镇绿了,百姓乐了”。  

■双向互动 创建顺应城乡一体  

站在城乡一体的角度,园林下乡、森林进城是理性选择;放在宜林荒山日渐减少的背景下,绿化造林的重点从山上来到平原是必然趋势。  

园林下乡、造林下山,新世纪的10年,首都园林绿化的着眼点历史性地落在了小城镇和村庄绿化上。  

2001年,首绿办即启动了首都绿化美化园林小城镇创建工作,希望以此撬动政府投资、吸引社会关注、提升公众意识,进而补强生态建设的农村短板。  

目标一经提出,各方积极跟进。  

截至2010年底,全市已创建首都绿化美化园林小城镇74个,占全市乡(镇)总数的40%。  

一批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特色鲜明的园林小城镇迅速崛起,带动城镇环境水平全面提升、资源管理效果显著、林业富民形势喜人。  

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目标后,2006年,首绿办随即启动首都绿色村庄创建活动。  

5年来,全市已成功创建首都绿色村庄350个;在开展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的3500个村中加强了街坊路绿化美化,实现绿化面积3982.6万平方米,从规划设计、栽植养护等方面为持续推进村庄绿化奠定基础。  

森林绕村、花果夹道、公园点缀。村庄环境持续向好,百姓乐享绿色品质生活,人员、资金和项目纷至沓来。乡村成了城市的后花园,市民成了农民稳定的消费者。有了这些,村庄发展活力和村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村镇绿化 政府主导全民参与  

在北京,园林小城镇和绿色村庄创建成功,首绿办分别给予50万元和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比照创建实际投入,奖励资金远远不够。  

海淀区门头村是首批首都绿色村庄,绿化投资高达2600万元。顺义区牛栏山镇正在创建园林小城镇,近年绿化美化已累计投入5500余万元。  

各地创建积极推进,同时倡导省力而行。  

在创建活动之初,首绿办即出台评选标准、新农村绿化建设导则和街坊路绿化工程管理办法,倡导科学的绿化理念。  

园林城镇和绿色村庄创建,要求善于利用原有景观,特别是要注重保护好现有大树,让村镇绿化形成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要求坚持“五多四好”:多树种、多植物、多层次、多功能、多色彩和好栽、好看、好活、好管;要求绿化要村内、村周、村域整体考虑,让农民喜欢、有乡村特色;要求避免人为贪贵求洋,以乡土树种为主,实施节约绿化。  

比照评选标准,区(县)、乡(镇)、村分别加大了投入力度。  

密云县出台了《关于绿化美化工作的奖励办法》,昌平区、门头沟区安排了专项绿化资金,顺义区制定了《关于开展农村百村万户绿化活动的实施意见》,房山区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新农村建设管理技术手册》和《新农村建设重点村补助奖励办法》,延庆县和通州区每年都下发《新农村绿化工作的安排意见》、《新农村绿化建设指导要点》,在新农村建设上舍得出钱、舍得出人、舍得出地。  

从2008年开始,顺义区启动百村万户绿化活动。3年间,区财政直接出资10566万元,用于工程补贴和奖励。  

与此同时,借助“城乡手拉手”和“争创绿色家庭”活动,城区企事业单位和家庭成员也被动员起来,加入农村绿化美化行列。  

■补齐短板 机制创新长期给力  

毫无疑问,北京小城镇和村庄绿化美化已经取得长足进步。在京郊,干干净净、有绿有美、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绿化环境随处可见。与此同时,未来的创建、管护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截至目前,全市183个建制乡(镇)中,还有60%没有达到园林小城镇标准;即便是在42个重点小城镇中,也还有10个未达到园林小城镇标准。5年间,全市创建绿色村庄350个。换句话说,在开展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的3500个村中,北京有90%的村还不是绿色村庄。  

长期任务,需要长效机制。这其中,既包括长效建设机制,更包括长效管护机制。  

邓乃平说,推进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今后要重点抓好5项工作:科学规划,突出特色;严格标准,提升水平;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健全机制,加强养护;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此前,各地在创建成果的保存上各有办法。通州区梨园镇有105人的养护专业人员,从绿地管护到病虫害防治都有相关机制。顺义区牛栏山镇政府每年出资200万元,专项用于重点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延庆县康庄镇火烧营村聘任4名绿地专管员,划片分区负责。他们还定期请县绿化办技术人员来培训专管员和村民。  

北京市政府近日下发《关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维护和管理的意见》。文件规定:区(县)政府是农村基础设施维护和管理的责任主体、出资主体和监管主体,各区(县)要认真研究建立长效机制,要把新农村绿化纳入区(县)园林绿化部门的管理职责范围;要根据新农村绿化管理任务及标准,足额安排绿化养护资金,由区(县)、乡(镇)政府承担的经费要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明确资金拨付渠道;要加强农民参与绿化养护的技术培训,将绿化养护的相关内容列入村规民约和“门前三包”的范围,发挥农民参与绿化的主体作用。  

这是新的政策利好。 

推荐阅读:

信阳市园林绿化管理局:让市民尽享城市绿色

城市绿化植物引种推广存在的问题分析

山东:新建公园广场 打造“园林城市”

日照城市绿化彰显文化内涵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