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6月29日消息:杭州市政府日前召开“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工作动员大会,宣布正式启动“三江两岸”景观保护与建设工程,提出到2013年,影响水体质量和两岸景观环境的问题要得到全面整治、打造一批有特色的人文旅游休闲示范区;到2015年,基本建成一条“山水秀美、生态宜居、城景交融”的黄金生态旅游线。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黄坤明表示,希望三江两岸将来能媲美欧洲的多瑙河。
保护杭州母亲河
三江即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流域,主干流总长约231公里,包括浦阳江、兰江、大源溪、分水江等主要支流。两岸即三江两岸沿线可视范围,上游起于建德市新安江大坝,下游止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江东新城,重点是梅城至主城区,沿线涉及建德市、桐庐县、富阳市、西湖区(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上城区、江干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高新区(滨江)、萧山区等行政区域。
“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是杭州的‘母亲河’,哺育着沿线数百万人口。保护好、建设好‘三江两岸’生态景观,是沿线数百万人民的共同心愿。实施‘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工程,建设生态型城市、打造生态杭州,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在日前召开的动员大会上,黄坤明对保护与建设“三江两岸”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释。
“三江两岸”自然资源丰富,拥有一级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众多生态保护区。在“三江两岸”的区域图中,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自西向东穿越杭城大地,在杭嘉湖平原勾勒出一幅“锦带穿玉环”的优美画卷。杭州市旅游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实施“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工程,不仅可以治理沿岸污染问题,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时对挖掘和整合沿线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对带动沿线工业园区和现代农业园区整合开发,提升沿线地区的发展层次,都有着重要意义。
整治以生态为先
“杭州‘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主要包括环境整治和景观保护等6大领域的28项工程。”杭州市市长邵占维说。这6大领域包括水源水质保护、促进产业转型、完善基础设施、开发人文旅游、整治两岸环境、修复岸线生态。
杭州市旅游委员会在编制“十二五”旅游规划时,已经着手编写了《杭州市“三江两岸”区域旅游规划(2011-2015年)》,这是指导杭州市“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的旅游专项规划。
“规划将以生态优先、保护第一为原则。”杭州市旅委规划处处长赵弘中介绍,“如果有山坡,我们宁可绕过山坡也不会选择劈山,更不会破坏耕地和民用地,所有工作都以环境保护和景观保护为重点。”
“我们对‘三江两岸’进行了充分的资源调查,尽量不遗漏值得游客和市民观赏的景点。而且‘三江两岸’散落着历史文化碎片,我们要把这些历史文化碎片串联起来,以点带面,形成区域化的旅游链。”赵弘中表示。
建成黄金旅游线
“从钱塘江入海口,一直到西端的新安江大坝,沿江两岸是一条绿道,沿这条景观道,我们可以吹江风、看江景,可以在杭州郊县感受乡村特色游。”杭州日报记者叶向挺说,“在这里,游客可以听当地人讲沿岸的历史故事……而旅游,本就该如此轻松。”
“‘三江两岸’的保护和建设,是杭州旅游发展西进战略的丰富和延伸,是进一步实现大杭州全域化旅游的主载体,也是加强城乡区域统筹,提高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大工程。”杭州市旅委主任李虹说,“以前的旅游西进战略,是以公路为接驳点。‘三江两岸’工程则通过水域,向西面腹地打造生态景观带。争取通过数年的建设,把‘三江两岸’建设成黄金旅游线、生态保护带,从而实现以杭州为中心西向支撑,舒缓西湖、西溪过于密集的格局,使游客在大杭州区域内更加均衡分布;同时在长三角区域内,实现以杭州为中心,以‘三江两岸’为延伸,打造区域内文化、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旅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