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绿地面积占七成才能称“绿色公园”

2011年08月23日 10:06北京日报

中国园林网8月23日消息:正在举办的第六届北京公园节上,不少游客都收到了一本《2011北京公园节绿皮书》,其中,“绿色公园标准”让大家眼前一亮。这是本市首次提出“绿色公园”的概念及标准。

《2011年北京公园节绿皮书》由北京市公园绿地协会和北京市园林科研所编制,书中解释了“绿色公园”的概念,强调“通过保留、模仿或修复地域性自然环境来构建主要环境”,“以最大限度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保资源为主要目标”。

“绿色公园标准”包括公园的规划与绿色设计、绿色环境与生态管理、景观质量、空气质量、水体质量、生物多样性、绿色设施与材料等11项内容。

依据此标准,要成为“绿色公园”,须满足一些必备条件,比如,公园绿化用地面积占70%;本地植物占70%以上;树种以“本地树”为主,并保留古树名木和原生树种;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水体质量达到Ⅳ类;白天噪声排放平均值不大于55分贝;古树名木保护率达到100%。

北京市公园绿地协会秘书长景长顺介绍,这个“标准”是参考了一些管理文献并结合实践经验总结而来,目前处于试运行状态,号召全市公园按照此标准逐步完善。“标准”侧重生态、节水、节能的考虑,其中部分指标要想达标还有点难度,比如公园附近有些主干道或施工项目有噪音干扰,未来可能会专辟不设广播音响、没有吹拉弹唱的“安静区域”;在硬件设施方面,部分公园的道路广场透水铺装面积、卫生间条件等都需要提高;此外,有些公园水域存在富营养化问题,水质需要改善。

“标准”还提出,“公园应调查监测动植物资源,建立和完善动植物志”。景长顺认为,目前天坛公园、北京植物园的植物志、北京动物园的动物志做得比较好。该建议旨在为生态发展留存档案,也期待能将昆虫和鸟类引入城市。除了监测外,园方可为动物提供食物、水源、合适的栖息地等,比如让草地保持一定高度,为昆虫和小动物营造宜居环境。

在8月18日举行的第六届公园节主题仪式上,来自颐和园、地坛、大观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圆明园等10家公园的园长,代表全市公园宣读了《打造世界一流名园,迎接公园城市时代》倡议书,号召公园管理者、市民、游客携手共同打造“美丽、安全、绿色、文明、和谐”的公园。当天,“绿色公园标准”的宣传手册已在135个公园面向市民发放。

截至2010年底,市属11家公园实有绿地1536.71公顷,实有绿化覆盖面积(含景观水面)1020.88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66.43%。

名词解释:绿色公园

绿色公园是指通过保留、模仿或修复地域性自然环境来构建主要环境,以保护、营建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和自我演替能力的局部生态系统,最大限度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保资源为主要目标,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游览、休憩、实践等活动的公园。

目前,本市登记注册的公园共有313家,包括21家历史名园、19个遗址保护公园、42座现代城市公园、28个文化主题公园、24个森林公园、30个郊野公园以及其他大量社区和区域性公园。

推荐阅读:

南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到年底有望超12平方米

济南杏林苑小区绿地咋成了菜园?

呼和浩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39平方米

锦州千米半径就建一块2000平绿地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