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14日消息:福建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陈震宙等10名代表提出的“关于制定《福建省外来物种管理条例》的议案”,最近有了办理结果。议案所提立法项目将适时列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下一个五年立法规划。
“水葫芦、大米草在最初引进时,人们看到了其有益的方面,却没有看到其有害的方面。如今,这些外来物种已经严重危害到福建省的生态环境。所以,科学、合理引进外来物种,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迫切需要制定专门的地方性法规。”近日,《法制日报》记者在福建省人大常委会见到了该议案领衔人——福建省人大代表、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陈震宙。陈震宙向记者如是说。
记者注意到,福建省水利厅近日向媒体透露的一则关于治理闽江口水葫芦的消息表明,陈震宙所说的外来物种侵害在福建省某些地区已经十分严重。
从今年4月份入汛以来,水葫芦在福建闽江水口电站上游疯长,密密麻麻覆盖了闽江流域近6000亩左右的水面,严重影响闽江水质、行洪、航运、养殖以及民众饮水安全。为确保闽江中下游特别是水口库区民众生产、生活正常进行,保证水口大坝下游用水安全,防止水葫芦造成更大的生态危害,福建省从今年7月份开始展开清剿水葫芦的集中应急整治行动。
目前,已打捞的约6000亩闽江河面虽基本洁净,但是,闽江中下游大面积的水葫芦灾害依然面临回潮蔓延的趋势。
陈震宙告诉记者,随着国际贸易不断扩大和全球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外来生物入侵我国呈现传入数量增多、频率加快、蔓延范围扩大、发生危害加剧、经济损失加重的趋势。我国已成为遭受外来生物入侵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生物中,我国有50余种。近十年来,新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至少有20余种,平均每年新增约两种。
陈震宙表示,福建省对外开放度高,人员和物资往来频繁,被外来物种入侵的可能性大大增强。福建省地处亚热带,内陆水域丰富,气候适宜,多样的生态条件,再加上便利发达的交通系统,成为外来物种蔓延的温床。
“我省闽东沿海大米草引进后迅速蔓延和疯长,不仅蚕食了闽东沿海滩涂,造成海洋环境污染,而且导致沿海滩涂物种大量减少。1990年宁德东吾洋一带的水产业一年损失就达1000万元以上,宁德的蕉城、福安、霞浦、福鼎四县(市、区)就有20个沿海乡镇为大米草所困,受灾滩涂高达12万亩。1985年,我省闽南引进福寿螺,先是在农场养殖,后弃之于农田。1996年晋江发生螺害面积5300公顷,在云霄、三明、闽南地区螺害也成片发生。福寿螺主要危害水稻,蚕食稻叶,造成缺株,须多次补苗,单产可降低三至五成,严重威胁水稻生产。水葫芦在福建省面积已达40万亩,闽江上游南平一度成了外来物种入侵的主战场。厦门市以前已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发现过棕榈象甲、刺桐姬小蜂、芒果叶瘿蚊,这两年又新增了扶桑绵粉蚧、红火蚁和椰心叶甲三种外来危险性有害生物,对城市绿化产生严重影响。”陈震宙在其领衔所提议案中指出。
据悉,议案所说的红火蚁是国际上被列为最具破坏性和攻击性的入侵生物之一,一旦入侵后迅速繁殖扩散,极难根除,会对当地生态环境、农作物造成严重破坏。尤其是红火蚁还会主动攻击人畜,人受攻击后甚至可能出现休克或死亡。
今年以来,厦门市检验检疫局已经连续6次从进口树皮、原木、旅客携带的切花中截获红火蚁。
陈震宙认为,福建省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在农林牧渔业转型及生产中问题突出,已对福建省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目前关于物种入侵的规定主要散见于环保法、海洋保护法、农业法、渔业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不仅不成体系,而且其规定过于原则,对福建省针对性和操作性均不强。福建省亟待通过健全立法手段,对外来生物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和防范,这对保障福建省农林牧渔生产的持续发展,结构调整顺利进行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要求尽快制定《福建省外来物种管理条例》。”陈震宙说。
在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关于福建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5号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中,记者看到这样的字句:“有必要制定《福建省外来物种管理条例》,将对弥补现有法律法规的不足,进一步明确规范外来物种引进、调运和防治行为,有效遏制外来有害生物的传入和传播扩散,保护我省生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发挥重要作用。鉴于本届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已经确定,关于外来物种管理的相关内容需要做深入调研,我委建议,该项立法列入常委会下一个五年立法规划,并在适当时机,组织省农业、林业、海洋渔业等相关部门,结合我省实际,开展前期调研,起草《福建省外来物种管理条例》,争取早日提请常委会审议通过。”
推荐阅读:
(来源: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