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26日消息:刚刚胜利闭幕的镇江市第六次党代会描绘的未来五年,将是一个大建设、大变化的五年。记者昨天了解到,市住建部门将更加重视提高建设的质量和品位,多出精品,确保每项工程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将更加重视宜居宜业,在抓好城市主体建设的同时,加速完善配套公用设施,改善居住和出行环境,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使城乡建设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为打造现代化“山水花园城市”作出新贡献。
——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升综合竞争力。以规划为引导,进一步优化“一体两翼”城市空间结构。确定中心城市以沿江发展为主,主城依托城东和城西发展轴向南推进,形成“T”形发展的扩张态势。全面推进“一中心四区域”建设,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力。全面完成南徐新城市政公用配套设施和绿化景观工程建设,打造与南山风景区浑然一体的现代花园新城;完成“三横九纵”的道路骨架体系,完善市区内部路网结构,市区共建设道路70条,总里程近200公里,全面建成环城快速通道。加快社会停车场建设,建设宝塔山、运河、中山、北府、高铁站、东园、体育场、滨江、四牌楼、七里甸等多处社会停车场,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增设停车设施,缓解停车难问题。积极推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规划建设。完善供排水设施,完成金山水厂扩建,规划建设东区水厂,建设焦东等6座排水泵站,新、改建污水处理厂9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5.5万吨/日。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扩大西津渡保护建设范围,形成包括长江路、迎江路、大西路、伯先路、京畿路、云台山路、新河路及和平北路在内,文化轴线达1800米,覆盖面积100公顷的观光走廊和视觉空间,建设功能齐全、配套服务完善的国家级示范综合旅游度假区。
——加快民生工程建设,提升城市凝聚力。一是改善居住环境质量。完成所有“城中村”改造,提高内涵式城市化水平,提升居民的居住质量。加大“棚户区”改造和老住宅小区整治力度。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五房”建设,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住房供应,解决中等偏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二是完善生活配套设施。形成城乡全覆盖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体系,按照便民利民的要求和“全覆盖、无盲区”的标准,统筹布局、配套建设教育医疗设施、社区配套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达到配套规模化、均衡化的目标。三是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在保持民居原有建筑风格的前提下,增加市政配套设施用地,加快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改造与更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四是拓展优化公共空间。大力建设公共绿地、城市广场等公共场地,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城市魅力。以争创国家人居环境奖为抓手,推进“青山绿水”工程,深化市区“黑臭河”整治工作,用两年时间全面达到污水管网全覆盖,建成区所有污水不下河的目标,全面改善和优化城市环境。继续开展水源地保护和应急水源地的建设工作,保证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与健康。坚持走节约型城乡建设之路,以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为抓手,不断拓展和探索绿色建筑、建筑智能化、太阳能光伏应用等新的工作领域,形成一批具有代表性、示范性,可复制、能推广的技术和项目,更好地服务我市建设事业发展。
今后五年城乡建设总的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
发展思路 以建设现代山水花园城市为总定位,以创建国家生态城市和争创联合国人居环境奖为阶段目标,以全面加速城市化为手段,全力打造“一中心四区域”,加快结构调整,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统筹城乡发展,切实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将镇江建设成宜居、宜业、宜学、宜商、宜游的现代化“山水花园”城市。
主要目标 2015年城市化率达到67%以上;市区建成区面积130平方公里;城市人均拥有道路22.5平方米;供水普及率100%;污水处理率9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0%;城市燃气气化率100%;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建成国家级人居环境城市(争创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建设商品房建筑面积424万平方米,政策性住房建筑面积1078万平方米,人均城镇居住面积36.5平方米;全市实现建筑节能100万吨标准煤,完成30万平方米既有机关办公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
推荐阅读:
(来源: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