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因为太太杨佩仪怀孕身体不适,李国雄代替她上课,渐渐爱上花艺创作。
花艺灵感取自南洋旧屋。蓝色器皿象征屋子,棕榈叶的缝隙代表百叶窗,胡姬则是新加坡独有的特色。
中国园林网10月11日消息: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和新加坡花艺家李国雄相约在植物园进行采访,由他带领走入园内的热带雨林步道,边谈边放慢步伐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热带雨林区看不到艳丽的花卉,有的是说不出名称的树木与绿叶。李国雄兴致勃勃地解说各种叶子的特征,再以丰富的想象力来描绘这些植物的姿态。
出生于香港的李国雄(53岁)从事花艺创意长达18年之久,他分析:“花艺家有别于插花师,后者泛指从事插花行业的人。花艺家则专门以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去营建艺术,从艺术的高台去审视世界,去远眺追求那未悉的领域。花艺作品和雕塑、绘画、摄影等视觉艺术同一位置。”
代替太太上课爱上花艺
一块朽木,数片叶子,几朵含苞待放的花蕾,细看李国雄的花艺创作,的确能够从中揣摩层层涵义,宛如一件静待有心人来欣赏的艺术品。
“我从小就对艺术有浓厚兴趣,尤其是中华文化相关的东西。我喜欢观察事物,虽然对花草树木有喜爱,但没想过从事花艺创作。1990年,我们举家从香港移民到澳大利亚的悉尼,当时打算和太太一起开花店做生意。太太便报名悉尼科技学院的西洋插花课程,刚巧开课前发现怀孕了,身体不适,于是我硬着头皮代替太太上课。
“第一堂课不是很顺心,手忙脚乱,还好经过磨练,学艺有进步,自己也建立起信心。对插花的热爱就是在这样偶然的情况下产生的。”
花店最终没开成,插花课程却让李国雄发掘潜在的才能。
结合东西方的花艺精髓
李国雄的老师对他的手艺极为赞赏,从众多学员中邀请他协助悉尼歌剧院的圣诞花艺布置,这对开始掌握花艺技巧的李国雄起着莫大的鼓舞。老师甚至鼓励他参加各类花艺创意比赛,虽然开始时名落孙山,在观摩得奖作品之后,他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屡次获首二大奖,成了澳洲花艺比赛的常胜军。
与此同时,李国雄对插花的兴趣与热忱延伸至日本花道,随日本草月流教师Seiseki Umemura拜师学艺,也和澳洲著名花艺大师Norman Sparnon学习花艺和理论,并考获花道导师执照。
“我将东方的花道与西方的花艺精髓融为一体,作品中充满‘和风’,有韵律,这样的创意在澳洲和英国的花艺界取得不俗的回响。悉尼的花卉种类繁多,不缺精彩的花艺品,让我从中学到很多。” 李国雄娓娓道来。
曾在日本人协会举办个展
李国雄和太太杨佩仪皆毕业自国立台湾大学,他主修考古人类学,太太则修读中国文学。夫妇俩毕业回港从事教育工作数年。移民澳大利亚后,李国雄在当地半修插花课程,半完成神学硕士学位;2004年为宣教工作携家眷前来狮城,而决定在新加坡定居和他的花艺创作有着密切关系。
“2005年,我通过一位日本女士加藤惠的推荐,在日本人协会举办了个人的花艺摄影展。这些作品是我在悉尼所创作的,有感于花艺品的寿命短暂,便用影像保存下来。展览反应很好,庆幸来观赏的日本人能够接受传统花道和西式花艺的新鲜结合。知道东方和西方人都一致认同我的创作风格,这无疑是个莫大的肯定。”
翌年,李国雄出版了个人的花艺摄影集“Golden Wind”。在旁的太太分享:“多亏新加坡的办事效率,我们顺利出版这本花艺影集。从设计到印刷,负责公司展现了高超水平,我们很满意书的品质,对新加坡更是留下良好的印象。另外,新加坡的多元文化、舒适的居住环境都是选择留下来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Golden Wind”在具权威性的国际出版物展荣获金奖,备受各大国际花会的赞赏与推荐。
在狮城就地取材
定居狮城后,李国雄的创作又起着怎么样的变化?
“澳洲四季分明,偌大的自然环境对我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来到热带新加坡,由于空间小,不容易挑选花材,在有限的环境下创作是个新考验。我倒是对南洋店屋文化情有独钟,而以尼路的峇峇博物馆为题材创造出一件花艺品。
“这是一栋很漂亮的蓝色房屋,通过花艺将老建筑的氛围营造出来。蓝色器皿象征屋子,棕榈叶的缝隙代表屋子的百叶窗,兰花则是新加坡独有的特色。”
李国雄对事物观察入微,心思细腻,从身边小事或生活杂事取材,不愧是懂生活的艺术家。他说在岛国居住的第一所房子是位于史波蒂斯兀园路的龙门大厦,住家对面有片宽阔的丛林,他有好一段时间就在那里沉思,同时寻找新的创意素材。
他渐渐发觉新加坡的叶子其实充满美感,就像棕榈树是他在其他城市不曾见过的。“花艺创作不一定要以花为主角。叶子深浅有层次,并非要采用绿意盎然的叶子。我偶尔会将几片枯叶放入作品中,来表达生命的常态。这是我称之为‘败中取胜’的创作理念。”
发挥南洋特色文化
李国雄一家四口拥有新加坡永久居民权,太太是国际学校的华文老师,两个孩子分别18及14岁,就读于太太执教的国际学校。
先后在香港、台北、悉尼和狮城生活,李国雄认为新加坡最大的特色源自四大种族的多元性与融合气氛。他认为岛国近年在提倡文化艺术发展有所进步;另外,新加坡位处重要枢纽,和不少东南亚国家为邻,应该相互影响吸收融会,发挥南洋特有的艺术文化。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