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0月15日消息:金秋时节,记者来到南和县乡村,只见大街小巷只要是空闲地,都被经济林或观赏树覆盖,村在林中、人在绿中的园林式乡村煞是养眼。
据介绍,该县这种“苗圃型”绿化模式起源于素有“苗木专业村”之誉的张相村。在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中,该村充分发挥优势,将土地流转给苗木公司或集体发展苗圃,既给村里添了绿,也为绿化备足廉价苗木资源。村民张修景将3亩土地流转给村集体发展苗木后,成了一名苗圃管理员。每年他除了可领取几千元租金外,还能挣近2万元的工资。苗木大户郑志合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杨树苗当年就可出售,按每株成本1元,市场价2.5元算,每年亩纯收益5000元;银杏、白蜡、泡桐、国槐售出后,利润更可观。
自去年底南和开展“农村环境革命”以来,该县栽植花草树木10万余株。10万余株树木,按每棵45元的市场价计算,仅绿化就需450万元。而南和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开创了“苗圃型”绿化模式,既节省了支出,又实现了乡村得绿、群众得益的双赢目标。“生态账”和“经济账”的双重激活,使得“苗圃型”建设模式被迅速推广,目前全县218个村,村村建有3-5亩的“小苗圃”。
推荐阅读: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