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定安县雷鸣镇龙坡苗圃基地,工人在对苗木进行常规管理
中国园林网10月5日消息:“别小看这些树苗,它可是我们的绿色银行。”日前,在定安县雷鸣镇龙坡苗圃专业合作社苗圃基地,望着一排排绿色的树苗,苗圃老板王树芳说。近年来,定安百姓除了种植瓜菜等传统作物,还借助丰富的林业资源发展苗圃、槟榔产业,种植林下花卉等,赚到了真金白银,不少村民农户还盖起了楼房,过上了好日子。
镜头一:小小树苗赚大钱
早上,凉风习习,在自己的苗圃基地里,王树芳握着水管,细小的水珠喷向小树苗。这个苗圃基地足足25亩,有花梨、沉香、凤凰、重阳等10多种树苗。
“没想到吧!常见的本地小树苗也能赚到大钱。”王树芳说。
凤凰树、重阳树是定安地区常见的树种,几乎每村都有,2008年起,王树芳用自家的2亩地培育花梨、凤凰、重阳等本地树苗。没想到,培育出来的树苗非常好卖,当年就赚到近10万元。经过4年的发展,他不仅盖起了小洋楼,还扩大了基地面积。苗圃基地培育的花梨、沉香以及凤凰树等树苗常断货。
“今年靠卖树苗应该有100万元收入。”树苗好卖,展望今年收成,王树芳充满信心。如今,在定安县龙河、龙门以及雷鸣等乡镇,开设苗圃基地经营树苗的村民已有几百人。
镜头二:槟榔产业成气候
中午,烈日下,一辆黑色宝马越野车停在岭口镇大塘村路边,旁边的槟榔收购点非常热闹,3名村民正将采摘来的槟榔放在秤上过秤。
一位平头圆脸高个男子走过来,顺手打开其中一袋槟榔,抓起几颗槟榔看了看又放回袋子。该男子就是宝马车车主周传钦,是当地有名的槟榔种植户和收购大户。
从事槟榔种植、收购、加工十多年来,周传钦的槟榔生意越做越大,成立了道道顺槟榔专业合作社,每年收购、加工槟榔近1000万斤,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
“我能买得起宝马车,全靠槟榔这个‘绿色银行’。”周传钦说。
定安的槟榔种植面积为8.9万亩,每年全县靠卖槟榔和加工的收入就超过2亿元,不少农户靠槟榔产业盖起了槟榔楼,过上了幸福生活。
镜头三:林下花卉是个宝
夕阳下,秋风送爽,在岭口镇岭腰村一片槟榔林里,村民周发銮手拿一把剪刀修剪鱼尾葵枝叶。
“别看这些枝条不起眼,每根值0.5元钱。”周发銮说。
今年,因鱼尾葵等花卉销路非常好,仅靠卖鱼尾葵、散尾葵等花卉枝叶,周发銮已赚到近3万元。
2005年起,周发銮开始在槟榔林里套种鱼尾葵等林下花卉,慢慢地她发现,发展林下花卉,每亩每年还能获得近5000元的收入,而且也不影响槟榔的产量。
几年来,岭口地区鱼尾葵等花卉种植面积从过去的几十亩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亩,不少农户通过发展林下花卉,日子越过越好。
定安县林业局负责人表示,定安的林业资源十分丰富,全县种植橡胶30.3万亩,槟榔8.9万亩。引导农民用好现有资源发展林下经济,是定安县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
定安县统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通过发展林下经济等措施,今年上半年,定安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117元,同比增长22.8%,增幅居全省第二。
采访札记: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过去,说到农民增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大力发展瓜菜等传统产业。其实,农民增收的路子正越走越宽,除传统的种养业外,还可以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农产品加工等手段来实现。
近年来,定安农民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在林下种植花卉,使全县涌现出多个鱼尾葵、散尾葵等花卉种植专业村。
此外,定安农民还通过开设苗圃,从事槟榔种植和加工,改变传统的种养模式,走出了独具特色的致富新路子。这样的致富模式,已得到越来越多农民的效仿,也让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这样的致富新路子,在不破坏林业资源的前提下,将自然资源变为绿色银行,不仅增加农民收入,还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可谓一举两得。
用好我省丰富的林业资源,通过发展苗圃,大力发展林下养殖、林下花卉等林下经济,创新思路,走一条体现当地特色的可持续致富之路,“绿色银行”还可在农民致富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心声
岭口地区的林业资源丰富,生态好,发展林下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林下经济,不仅可以让百姓赚到更多钱,百姓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定安县岭口镇镇长张坚
林下养鸡,林下花卉,这些都是林下经济,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农民多了一条赚钱门路,能让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实惠。——定安县龙门镇石坡村村民莫裕君
现在做企业,最困难的是资金问题,如果政府能支持贴息贷款,贷款额度能大一些,我们就可以收购更多的槟榔,同时也能带动更多的槟榔种植户。
此外,如果政府能在岭口地区划出一块地来,用于建设槟榔产业园,主要从事槟榔加工、销售和物流等,那么岭口的槟榔产业将会越做越大。——定安县岭口镇大塘村支书周传钦
推荐阅读:
(来源:海南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