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鞍山擎起全省青山工程一面旗帜

2012年10月08日 09:59辽宁日报

山在城中,城在绿中

山在城中,城在绿中

城市中的森林成为天然氧吧

城市中的森林成为天然氧吧

绿色的森林环境成为人们休闲好去处

绿色的森林环境成为人们休闲好去处

中国园林网10月8日消息:鞍山,重任在肩。2011年9月,我省启动青山工程时,便确定鞍山为全省青山工程唯一示范市。鞍山,不辱使命。一年来,鞍山市创新思维,集全市之力实施青山工程,向省委、省政府交上了一份出色的答卷,创造全新的青山治理模式,为全省开展青山工程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

秋季的鞍山,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让人心潮激荡。全省青山工程实施的一年间给鞍山带来了巨大变化。

这一年,是在省政府负责人殷切关怀、百姓热切期待下走过的一年。省政府负责人多次到鞍山调研,他说:“鞍山青山工作思路清晰,措施科学,领导重视,推进有力,为全省开展青山工程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 ”

这一年,鞍山市市委书记谷春立每次下乡调研时,都会对青山工程的进展给予关注;鞍山市市长王世伟以市政府名义多次召开专题办公会议;主管副市长秦国夫的足迹,更是踏遍了重点治理工程的每一个角落。

这一年,鞍山市包括林业、国土、环保、交通、水利、财政、公安、动监、安监、城建、规划、民政、经信委、国资委、农委以及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在内,数十个相关部门联合行动,以鞍钢为代表的全市数百个相关企业协同作战,吹响了青山工程的集结号,在鞍山上演了一场绿色保卫战。

这一年,鞍山的青山工程捷报频传:全市已开工矿山生态治理项目32个,面积10991亩,是省下达任务指标的109%;建设工程封育围栏150公里,是省下达任务指标的263%;“小开荒”还林、超坡地及严重沙化地还林、墓地遮挡绿化等均提前或超额完成省里下达的任务。

这一年,鞍山的青山工程喜结硕果。今年7月,鞍山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正式命名为“国家森林城市”。这个荣誉的取得,让鞍山实现了“黑色”向“绿色”的华丽转身。

这一年,鞍山为全省青山工程擎起了一面旗帜。

思路清晰: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

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素有“钢都”之称的鞍山也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市。目前已发现和勘查的矿产就有51种,探明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有铁、菱镁、滑石、玉石等,年固体矿产开采总量就在5000万吨以上,年剥岩量更是超过了1亿吨。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都是一把双刃剑。鞍山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和不断发展的矿产开发在为鞍山经济奠定坚实基础的同时,也必然会给生态环境带来破坏。一座座青山由于开采各种矿藏,人们眼中的绿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白色的创面,这是矿山开发留给后人的遗憾。

正因如此,2011年9月,我省决定实施青山工程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时,鞍山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青山工程唯一的示范市。

面对这一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谷春立说:“青山工程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辽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是最基本的民生和民心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是实现我省‘十二五’生态环境大幅度修复目标的重点工程。辽宁的青山工程看鞍山,鞍山重任在肩、责任重大,必须要把青山工程做成全省的示范工程,绝不辜负省领导的希望和人民的期盼。 ”

王世伟说:“青山工程绝非简单意义上的绿化荒山,而是要与土地整理、与城镇化建设、与工业园区发展、与改善人居环境、与建立矿山治理长效机制紧密结合,走一条在整治中恢复、在恢复中利用、在利用中求益的新路子,最终实现青山常在,蓝天碧水,经济发展,安居乐业。 ”

为了实现这份字字千钧的承诺,鞍山咬定青山不放松。

2011年,鞍山市同时启动了“青山、碧水、蓝天”三大工程,市委、市政府对青山工程给出了准确定位:这是一项改善人居环境的重大生态工程,是一项惠及全市人民的重大民生工程,对于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万水千山百湖城,千山脚下新鞍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青山工程启动后,为了摸清底数,鞍山市通过卫星遥感数据结合实地调查,认真开展了十分细致的调查摸底工作,很快就取得了较为翔实的数据。据调查,鞍山市现有矿山630处,占地19.1万亩,可恢复生态面积5.02万亩;“小开荒”面积2万亩,坡地及严重沙化耕地面积8.1万亩;需建设封山禁牧工程围栏面积29万亩;城区周边墓地31处。

根据这一现状,鞍山市提出要用3至5年的时间完成矿山生态治理5.02万亩,全部恢复被破坏的山体生态;完成主要公路两侧已毁坏山体及城市周边石质山和裸岩治理恢复5000亩;建设封山禁牧工程围栏1160公里;治理绿化公墓30处。利用1年时间完成现有小开荒还林,并确保不再反弹;利用2年时间完成退坡地及严重沙化耕地还林。到2015年,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53%,森林覆盖率达到51%。届时,鞍山的天更蓝、水更绿、山更青。

措施科学:形成严密工作体系

青山工程刻不容缓。面对着这样一个任务艰巨而又庞大、系统的工程,要用怎样的一种力量推动,才能使其顺利前行?

“希望全市上下切实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全力以赴抓落实上来。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围绕青山工程切实加强领导,各负其责,勇于担当。”这不单单是鞍山市委、市政府对青山工程的简单要求,更是市领导一直遵循的一个工作准则。

在鞍山,青山工程起步就是加速快跑。 2011年10月,鞍山市青山工程快速启动,迅速成立了青山保护局和青山保护公安分局,随后《鞍山市青山工程实施方案》、《鞍山市青山工程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等多个文件相继出台。

为保证完成任务,鞍山市采取的措施科学到位,该市坚持“四动”并行,不断建立和完善“条块结合,分工负责”的青山工程工作推进机制。

实行高端推动。鞍山市成立了以市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市青山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下发了实施方案,明确了任务目标。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有关部门及鞍钢矿山公司等分别签订了青山工程责任状,并纳入绩效考核内容。

明确部门联动。各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职责明确,条块结合,分工协作,形成了青山工程的推进合力。各级政府负责本辖区内各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国土、林业、环保、财政、民政等相关部门承担监管责任;公安和行政执法部门严格执法,确保青山工程健康协调发展。

实施项目牵动。鞍山市要求对青山工程进行项目化管理,对青山工程全过程实行规范化操作。一是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专家论证评审制、工程招标制和项目建设监理制。由政府投资治理项目,由项目所在地乡镇党委主要负责人作为项目法人代表,铁东区、文旅区由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作为项目法人代表,负责组织招投标等相关工作。每个工程项目都要编制施工设计,经专家论证、审批后,进行工程招标,县(市)区政府组织辖区内项目的监理单位招标。鞍山市青山办负责对项目设计进行审查把关和工程检查验收。将2012年矿山治理任务具体分解落实到51个项目,治理总面积近1.6万亩。二是打造精品工程。重点打造宝石山闭坑矿治理、牌楼大立壁治理等17个精品工程,为全市树立样板。三是完善项目资金拨付机制。项目资金实行三年或者四年按比例分期拨付,进一步提高了造林绿化成活率。

引导企业主动。一是按照“谁开发、谁恢复,谁破坏、谁治理”原则,明确企业及其他项目业主的治理和投入主体责任。二是启动矿山环境治理保证金返还试点,鼓励企业开展矿山生态治理,形成了政府、企业双管齐下的治理机制。

推进有力:创造青山生态治理新模式

青山工程涉及面广,且重点工程特点各异。为此,鞍山市采取因地制宜、一点一策的治理方式,逐步探索出了独具鞍山特色的青山生态治理新模式。

鞍山市在推进青山工程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了要将青山工程与土地整理、与城镇化建设、与工业园区发展、与改善人居环境、与建立矿山治理长效机制紧密结合,依托“造绿、造地、造园、造城”四项工程,充分放大青山工程的内涵和效应。

一是实施造绿工程。结合森林进路网、进水系、进小区、进企业、进校园、进村屯、进园区等“森林七进”,全方位开展矿区周边、路网两侧、水系两岸、城区周边、城镇周边、园区周边等6项绿地恢复行动,确保青山恢复不留空白。目前,全市共完成造林35.78万亩,植树4600万株。绿化小区109个,绿化村屯205个,绿化企业91个,绿化公路156条,绿化河流16条,绿化园区10个。

二是实施造地工程。本着向破坏矿山要地原则,对相对平整的矿山废弃地、废弃矿坑、污染严重村屯等进行土地整理,用于土地增减挂钩置换。千山区将宝石山闭坑矿、三台沟闭坑矿等进行复垦,可整理出可置换土地指标41.5万平方米。

三是实施造园工程。对污染严重、土地板结较为严重的村屯进行拆迁,腾出空间建设工业园区。目前,全市与土地整理相结合的项目1个,面积300亩;与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的项目4个,面积3965亩(其中村屯拆迁3450亩);与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相结合的项目23个,面积5997亩。其中海城牌楼镇完成东牌楼、杨甸村2个村屯的拆迁,搬迁654户,腾出土地3平方公里,北京利尔、顺祥镁矿等20家投资超亿元企业签约落户。

四是实施造城工程。对近矿区污染严重的村屯实行整体搬迁,原居民迁至新城新市镇居住,既改善了矿山污染区居民生活条件,又推动了汤岗子新城、析木新市镇等新城新市镇建设,已有近2500户居民告别污染进城上楼。

在实施青山工程的同时,鞍山还在全市积极开展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活动。经过全市上下戮力同心,今年7月,鞍山市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正式命名为“国家森林城市”,这是鞍山实施青山工程结出的硕果。

机制长效:确保青山常在蓝天碧水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青山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前所未有的工程,需要有一个很好的机制加以保障,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绿荫。为此,鞍山市在青山工程的实施中,按照“治前、毖后、立法、严打”的八字方针,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关于建立鞍山市青山保护长效机制的通知》、《鞍山市青山工程专项整治行动方案》、《鞍山市青山工程六项绿地恢复行动方案》等,以保证实现青山常在,蓝天碧水,经济发展,安居乐业。

在青山工程推进的过程中,鞍山市坚持多措并举,抓住筹措资金、强化监管、典型示范、整治严打等关键环节,多管齐下,既保证了青山工程健康有序推进,又逐步形成青山保护长效机制。

在青山工程全面启动后,鞍山市政府决定设立青山保护专项资金,积极探索形成青山保护长效的投融资机制。专项资金通过对省以奖代补资金、两权价款资金、造地和造园工程地出让收益及税收、对非法开采及非法占用林地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罚没款、社会捐赠等资金收缴,集中投入到矿山及其他工程生态治理项目中,加强青山生态的恢复和保护。

认真编制了青山保护规划。鞍山市和各县(市)区都分别编制了青山保护规划,依据《辽宁省青山保护条例》,按照生态区位的重要性和生态自然恢复能力,在全市范围内划分禁止开发、限制开发和合理利用等三个区域,并实行分区分级管理,建立青山保护和治理分区管理制度,以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依法使用山体及林地的行为。

依照“治前、毖后、立法、严打”的原则,开展严打行动,进行专项整治。在做好“治前”工作同时,全力开展“严打”行动。制定下发了《鞍山市青山工程矿山治理行动工作方案》,由林业局、国土局、青山公安分局、森林公安局、林业执法队、国土执法队等部门单位组成四个严打工作组,对全市258家依法开采矿山企业和疑似非法开采矿山企业进行摸底调查,对非法采矿和侵占林地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截至目前,全市共查处非法开采及破坏森林资源案件418起,关闭非法开采小矿山25家,关停不达标小矿场38家,取缔非法盗采点10处。

在此基础上,鞍山市严格按照省经信委、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辽宁省非煤矿山企业调查登记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全市持有采矿许可证的258家非煤矿山企业进行了逐户摸底调查,对被列入整顿范围和关闭的非煤小矿山企业在停产整顿期间坚决不予年检注册。

鞍山市在重点推进矿山生态治理的同时,还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小开荒”还林、超坡地及严重沙化土地还林、工程封育围栏建设、公路两侧破坏山体恢复及墓地整治工程的全面开展,特别是不断加大“小开荒”和超坡地还林工作力度。在“小开荒”还林工作中实行逐户登记造册、签订还林协议、帮助提供苗木等措施,同时引入市场机制,推行“开发公司+村委会+承包大户+农户”的模式,保障“小开荒”还林的规模化、造林和管护成效,稳定提高农民和村集体收益,实现双赢。目前,全市已组建镇区农业综合开发公司18家,进行土地流转12775亩。市政府还从资金补贴、政策支持、苗木帮助等各方面加强对超坡地还林的鼓励和引导,促进超坡地还林工作开展。

鞍山的青山工程做得实、进展快。短短一年时间,在实施青山工程中包括矿山治理、“小开荒”还林工程、超坡地还林工程、公路建设破损山体生态治理工程、工程封育围栏、墓地整治等几大工程都向省里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青山工程作为一项改善人居环境的重大生态工程,一项惠及全市人民的重大民生工程,实施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鞍山的百姓眼前看绿,长远受益。

鞍山市铁东区周大山地区原为城市垃圾场和废弃的沼气池,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垃圾山”。青山工程启动后,鞍山市对周大山地区的山体和林木资源的人为破坏进行清理、恢复,迁移市政沥青厂等几家厂矿,并规划植绿1700亩,包括建设一个占地525亩的高标准城市绿地公园。一年间已经完成覆绿600余亩。当地的百姓说:“现在建公园,盖上土、种上树,环境改善多了,老年人也会过来溜达了。 ”

鞍山的天蓝了、山绿了、水清了,过去那个傻大黑粗的鞍山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青山碧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鞍山这个老工业基地在全市350万人民关注与期盼的目光下,正快马加鞭地迈向生态之城、宜居之城。

推荐阅读:

集体林改让辽宁青山变“金山”

福建:龙岩万安“青山碧水”打造山川秀美的生态镇

辽宁:鞍山市青山工程稳步推进

为您打造一个家庭园艺的童话世界——记青山湖•花园中心

(来源: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