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13日消息:每人每天最多凿一个树坑,复杂岩层三天凿一个坑。在石崖峭壁上能种活树吗?蒲县用实际行动给出了肯定的答案。11月11日,记者在329省道南侧翠屏山高达30米、几近垂直的石崖带上看到,一株株绿油油的油松傲然挺立,绵延3公里,成为一道令人惊叹的绿色景观。
“石山土盖头、坡陡岩裸露”曾是蒲县的真实写照。为了改变这一恶劣的生态环境,从1998年起,该县创造性地采用垒石坑填土植树的方法,十余年累计造林96万亩,成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并创造出了“垒石坑填土植树数量最多县”的吉尼斯记录。但由于受经济、技术条件限制,329省道翠屏山段3公里长的石崖长期裸露,成为该县始终未能啃下来的一块“硬骨头”。
为了彻底治愈这道“疤痕”,去年9月开始,蒲县县委、县政府投资200万元,向石崖峭壁正式宣战。县林业局有关人员告诉记者,由于这里离居民区太近,不能爆破打眼,只能组织专业队员站在脚手架上,用凿岩机在石壁上凿出一个个树坑。工人们先开凿一个个长、宽、深均为60厘米的石坑,然后沿着坑基再斜打4个50厘米深的洞眼,以便让树木的根须能够深扎于石缝里。等到石坑凿好后,将耐寒耐旱的油松用熟土回填栽植,并在外围用水泥浇筑弧形积雨槽,以保证水分的存储。
据了解,由于崖陡石硬,施工人员每人每天最多只能凿一个树坑,遇到复杂的岩层更是三天才能凿一个坑。但凭着这股子“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他们硬是将6250株油松全部栽上了峭壁,而且成活率高达100%,在全省书写了石崖植树的新传奇。
推荐阅读: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