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岭“试水”改革 甘肃国有林场改革试点透视

2012年11月13日 08:59甘肃经济日报何成军 蒋文艳

中国园林网11月13日消息:被誉为“天然水库”的子午岭,是“庆阳人民的生命线”。它对维系陇东地区的生态平衡、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滋养农牧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维护这一天然屏障的林业工人,却由于历史原因及自然条件等方面的限制,生产生活一度陷入困局。

在杜木钦的脑海中,2009年以前,从来就没有“领工资”的概念。60岁的老杜,是华池林业总场东华池林场宝塔山的护林员。

“这些年来,天天寅吃卬粮”。但老杜说最困难的时候就是天保工程实施初期。当时,子午岭区全面停止了采伐,“靠山吃山、靠林养人”的传统被打破,生产工人只能靠种薄田、领救济过日子。“职工收入仅有200元,大多数职工处于低水平温饱。”华池林业总场党委书记王润虎说。

由于历史原因,子午岭国有林场社会边缘化程度也越来越严重。

东华池林场职工这样描述自己几个月才出一次山的经历:早晨出发,晚上借宿,次日赶集,三日返回。子午岭27个林场有17个就因路所困,仅有的乡村土路不但道窄、弯急,还时常被雨水冲毁。有54%的营林站根本不通汽车,有些职工甚至几年都不出一次山门。

2009年1月,庆阳市将国营林场在职人员、退休及供养人员从体制上理顺、纳入了市财政全额供给。这条消息不胫而走,没有“领工资”意识的林场职工终于吃上了财政饭。

但工资只能“预借”。按照庆阳市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子午岭国营林场经营管理的意见》,在把职工纳入市财政全额供给的同时,在经费使用上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庆阳市林业局总工刘越峰说,“收支两条线”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让林区广开财源,依据增收计划,实行年度考核,按照收入情况,确定缺口资金,年终拨付兑现。所以杜木钦每个月只能领到档案工资的80%,剩余的20%还要他们自己在林场打工挣出来。

为了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华池林业总场对护林人员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对生产职工实行任务承包制,对行管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让职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全额工资工人”。

王润虎说,体制发生变化后,从根本上改变了职工待遇问题,所有职工均足额按时缴纳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我们每年对超额完成创收任务的职工进行奖励,实现多劳多得,2011年,全场有31%的职工超拿全额工资,最高超拿1.7万元,职工全额待遇得到全面落实。”

推荐阅读:

江西省国有林场改革明年底完成

国家林业局: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占用国有林场林地

广西国有林场:绿色排头兵 林业领头羊

山东原山:推进国有林场产业发展“再跨越”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