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低效林改造 让森林产生更大效益

2012年11月15日 10:34中国绿色时报柏章良 韦荣华 张漫宇

中国园林网11月15日消息:中国林业数十年来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有目共睹,而这种重大贡献的背后,是一代代务林人的艰辛付出,也是全国各省(区、市)森林资源的产出和消耗。

经过长期的建设、开发和利用,许多地方的森林树种结构已不合理,林分质量差,生长量低,综合效益低,变成了大面积的“低效林”。

“密密麻麻的林子,远看绿油油,近看杂草丛生,见不到有用的木材,老百姓收益低。建设森林云南,云南省各级财政自己拿钱,给老百姓补助,改造低效林,就是要提高林地综合生产力,让森林产生更大的效益。”云南省林业厅厅长陈玉侯告诉《中国绿色时报》记者,云南省共有7470万亩低效林,占全省森林面积的近三成。作为实现林业大省向林业强省转变的重大举措,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10年起,在森林云南建设中,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低效林改造,用10年左右时间完成6000万亩低效林改造任务。

“全省低效林改造自2009年试点,截至2012年10月,已累计完成972万亩,林地综合生产力比改造前提高60%以上,初步实现了森林增长、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初衷。”陈玉侯自豪地说。

省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强势推进

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森林云南的决定》提出,在搞好生态建设的同时,大力开展中低产林改造,有效提高林分质量和林地产出,把森林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建设森林云南、实现林业双增目标、促进林农增收致富作出积极的贡献。

2010年,云南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中低产林改造的意见》,组建由15个职能部门组成的云南省中低产林改造领导小组,统一研究、部署和协调中低产林改造实施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并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中低产林改造的日常工作。

2010年7月和10月,云南省政府分别召开全省中低产林改造推进会和电视电话会。今年5月,云南省又召开全省低效林改造现场推进会,把全省低效林改造不断推向深入。

省委、省政府的周密部署和强势推进,已经开始取得实效,云南省各地低效林改造典型频出,捷报频传。

实现森林增长、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是云南省低效林改造的突出典型。今年的云南省低效林改造现场推进会便在石屏县召开。

石屏县林地面积349.5万亩,但林种结构不尽合理,云南松中幼林、杂灌木、残次林比重过大,林业生产力得不到充分挖掘,低效益状况突出。2010年到2011年,石屏县投入资金3.67亿元,改造低效林32.4万亩。

经过改造,森林树种结构比较合理,95%以上成为速生丰产用材林和核桃、杨梅、竹、柑桔、枇杷等特色经济林,初步建成10个基地,2011年实现林果产值6.24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20.29%。农民从事林果业人均收入达1446元,占年均收入的34%。石屏县龙朋镇三家村改造种植金竹1.6万亩,2011年收入1000万元、户均收入2万元。随着林木生长和改造面积增加,全县木材产量、林果产值、农民人均林果收入都将有较大幅度增加。

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到2011年已完成低效林改造6万多亩。大理州怀宝经贸有限公司在政府引导下开展低效林改造,建成1.5万亩核桃基地,通过改良品种、实施滴灌、开发核桃绿色食品,年产值300多万元,带动当地群众改造林地,有的农户月收入近7000元。其他企业一般实施低效林改造数千亩,发展核桃产业和养殖业,开展多种经营。祥云县的目标是把全县76万亩低效林全部改造。

普洱市森林资源惊人,林业用地达到4693万亩,人均林业用地18.2亩,是全国的8.1倍,但也存在树种结构不合理、质量差、林地产出不高、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2009年,普洱市率先全力推进低效林改造,当年完成15.5万亩。2010年完成低效林改造42.647万亩,2011年完成41.44万亩。今年将再对40万亩低效林进行抚育、更新和更替。

临沧市两年完成低效林改造94.5万亩,其中采伐更新27.5万亩,树种更替32万亩,核桃中幼林复壮20万亩,森林抚育15万亩。临翔区、云县重点发展桉树、桤木,凤庆县、永德县重点推广核桃、油茶、澳洲坚果,沧源县、双江县、耿马县、镇康县重点布局竹子。临沧市提出,到“十二五”末完成低效林改造300万亩,到2020年改造完800万亩低效林,形成优势产业区域。

曲靖市发挥林农、大户、龙头企业的作用,通过产业结合、项目实施、龙头带动、群众参与等多种模式推进低效林改造,发展兼具生态、经济功能的川滇桤木、滇朴等树种和花卉、药材等林下植物,目前已完成低效林改造148万亩。师宗县引进企业,利用低效林改造产生的剩余物生产高中密度纤维板,每年实现产值1.5亿元。

云南省各地低效林改造陆续取得新进展,初步显示突出的效益,受到广大老百姓的欢迎。各地又乘势而上,把更多的低效林纳入改造的范围。

严格科学实施确保蓝图成真

云南省在低效林改造中科学规划,严格按规程操作,努力兼顾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确保了低效林改造工作的有序健康推进。

红河州已完成低效林改造76万亩,通过采伐更新、树种更替、中幼林抚育、复壮改造、综合改造、补植补造、封山育林、调整等方式,种植核桃、油茶、桉树、桤木、杉木、竹、橡胶等生态、经济效益兼优的树种。不大开大挖,倡导带状、穴状等整地造林,尽量保留原生植被。

普洱市在低效林改造中特别重视森林抚育。城市面山、主干道公路沿线、江河两岸、村镇周围、风景林区、水源涵养区,只能采取抚育方式改造。自然保护区、特殊灌木林和更新恢复难度大的区域,不进行任何改造。为避免出现大面积的更新改造和人工纯林,改造混交比例原则上不得小于30%。

各地普遍实行这样的要求:低效林改造宜留则留、宜伐则伐,不“剃光头”。适地适树,针叶、阔叶、乔木、灌木合理搭配,主推有地方特色的优良树种和品种,形成产业规模。这使低效林改造没有出现有人曾担心的混乱和破坏,而使森林质量稳步提升,林业生产力不断发展。

人们对云南省描绘的蓝图充满期待:2020年累计完成低效林改造6000万亩时,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树种变得多样,林层变为复层,林分质量结构得到更大优化,生态防护功能显著增加,低效林改造的直接经济效益达1100亿元,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碳汇等可量化的生态效益接近1000亿元。

推荐阅读:

安徽:颍上启动“森林增长工程”

临沂推进50万亩环城林工程争创国家森林城市

广西柳州市森林覆盖率达64.31%

厦门森林城市建设基本达标 岛内外绿化需一体化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