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22日消息:在国外,很多大机构、财团会买下一块原始的森林、湿地等保护起来,被称为“荒野保护”。因为投资巨大而难有回报,一般人对此可望而不可即。
在北京,有个叫张娇的女子,在她不到20岁那年,拿出自己苦苦打拼积攒下来的丰厚家产,想要尝试进行“荒野保护”。
她从租下一片山林开始,不计代价地付出全部,使山林具备了“自然保护区”的雏形。未来,张娇想要进一步与社会上的民间生态保护组织合作,将“民间自然保护区”进行到底……
她到底图个啥呢?在很多人眼里,张娇所想、所做的一切,都是难解的谜题。
所有财富无悔献给这片绿
张娇的家,原来在北京市石景山区。为了“不顾一切地做保护”,她把自己的户口落到北京市延庆县刘斌堡乡营盘村里。
与朋友们在一起时,张娇总情不自禁回忆起她有钱的时候。
20世纪90年代,张娇靠做大宗水果、蔬菜批发、贩卖生意,短短几年,便挣了1000万!
可她没能一直当个“有钱人”。
1994年的一天,张娇来到延庆,用3个月时间,把延庆的山大体爬了一遍。然后,她做出一个改变她一生的决定。
“我爱爬山,可在爬山的时候,有时会看到一些人偷着砍树。我就想,应当去保护一片山林,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子孙后代知道,原始森林、自然天地是多么美好。”
张娇说,当时的想法很天真,以为最多拿出几百万,就可以把事情做成。
“没想到,我把自己所有的钱都投进去还不够,还借了钱。”
一开始,张娇拿出200万现金,换回了延庆这片1万多亩山林30年使用权。但随着育林、护林、自然巡护、野生动物保护等工作开展起来,张娇每年都要“喂”给这片林子200多万。
10多年过去,钱都花光了。
山林与她的青春融为一体
这么多钱到底去了哪里?
张娇说:“很简单,修路,种树,雇人巡护。一步步,一年年,就这样没了。说到底,都喂给‘生态爷爷’吃了。”
这些事情怎么可能花这么多钱?有人觉得夸张。
张娇细细算账:“你要修路,要雇佣大量人工种树,要买珍贵树苗,折算下来,其实没多少钱。”
而且,张娇承包的这片林地,几乎没有产出。因为所有的产出都贡献给“生态链”了。
原来,这片山林在张娇的精心管护下,到处都生机焕发。很多野生动物寻到这里,安家落户。看到这一切,一个想法在张娇的脑海里越来越清晰:让这片山林成为“民间自然保护区”。
冬天,看到鸟没有食物,张娇就把玉米撒到地上。自己种的玉米不够,就买玉米给鸟吃。在这里,随地可见野鸡、乌鸦、喜鹊、啄木鸟、大山雀、金翅雀、松鸦,还能见到金雕、红隼、普通鵟等鸟类世界的顶级物种。这里鸟类的生态链已很健全。
张娇养过1000只鸡,后来剩下不到10只。羊,最多的时候有七八百只,最后剩下不过300只。它们,也大都贡献给“生态链”了。除了让金雕这类猛禽给抓走之外,狐狸、豹子是更可能的“食客”。她的鸡鸭羊猪都是散养的,很容易成为“生态贡品”。有一次,一只豹子闯进羊圈,10多只羊倒地而亡。
她种的蔬菜、水果,也有许多成了野猪、猪獾和狗獾们的食物。
这1万多亩林地,她至少人工干预了将近一半的面积。“几千亩啊,不要说其他,光人工费就得多少?”
张娇最不能容忍的,是有人伤害她山上的草木。她说:“这片山就是我的青春。10多年了,我这个女人最好的青春时代,都融化在这片山上。伤害这些草木,就是践踏我的青春。我不许。”
无论张娇在哪里,她都睡不安宁。她总担心有人偷她的树,偷动物们的食物。
“进山”之后,她一度忘了山外的世界。重新想起来,是在2008年。那时,她的故事开始在社会上流传,而她的积蓄也全部消失于这片山林。关注自然保护的人们听说之后,准备和她进一步探索完善“民间自然保护区”,使这片山林得到更好的保护、发挥更大的作用。
推荐阅读:
[分页]
坚守人工干预的领地
2008年“端午节”假期,绿家园志愿者组织了30个人,到张娇的林地考察。
召集人汪永晨也来了。她想和张娇现场讨论一下,人工干预是不是合适。
张娇很骄傲地带着汪永晨上了山。她说:“你自己看:左边,是我没有人工干预的。右边,是我有意识地干预的。你看看是干预好还是不干预好?”
从一道水山梁的分水岭上可以看到界线。张娇有意识地将林地分成两半,一半人工干预,一半自然恢复。
张娇的干预有2个原则:一是尽量花样种植。栽植多样树种,不让某一树种成为强势物种。二是尽量寻找本地树种。
“你们自己看看,到底怎样恢复得快?”
谁都看得出来,她干预过的地方,树长得高,森林茂密,森林已经开始有能力庇护、养育其他物种。没有进行人工干预的地方,林草瘦弱、矮小,不过生物多样性也相对丰富。
然而有人问:“自然保护是一项长期事业,不是短跑。放远看,100年、1000年之后,二者之间的差别还有这么大吗?只要有土壤的地方,自然界都有可能恢复生机,只要人类不再伤害它。”
张娇不服气,反驳道:“我越早让这块地方生机盎然,就越有可能让这个地方不受到严重伤害。我一定要在我能看到的时间内,让这片地恢复良好。生态保护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也有人问她为何给猛禽和猛兽喂食,使其野性不能尽情发挥?张娇回答,不给它们吃怎么办?它们数量那么少,饿死了,可能就永远消失了。有些磨难,它们经不起。
她的话有她的道理。
在保护中反思
任何人想在山上折个花、揪根草,会马上引来张娇的“报复”。
有一次,有个特别喜欢杜鹃花的人,把她承包地内的杜鹃花给调查了个遍,然后挖走好几种相对珍稀的。她看到后,上去就是一拳,把那个人的脸打肿了。
“可就是这个人,告诉我山上的杜鹃花知识。因此,我一方面不喜欢他这样不经我同意就乱挖乱采,另一方面,也感谢他。”
张娇逐渐受到一些具有博物知识的人的影响,认识了很多山上的动植物,还学会了用药用植物制作药膳。
“你不许我们采花、折枝、挖这砍那,可你在山上放养山羊、采野菜……这些不也是在破坏生态?你的破坏与我们偶尔采上一两枝花,哪一个更严重?”张娇又被人质疑了。
张娇承认,这是她的矛盾之处。但她认为她的欲望是“科学”的:她的羊,数量符合当地生态承载力。她的中草药,只在合适的时机采,采很少、留下根。
虽然张娇为自己辩解,但她开始反思自己与外界交流时的态度了。“也许我一个人在山里孤单地战斗了太长时间,在与社会和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方面,方法有些欠妥。我需要改善自己的这些行为,因为我越来越感觉到,保护自然是社会的共同事业,要让每个人都有愿望投身自然保护。”
“民间自然保护区”的未来什么样
张娇芳心暗许的这个“民间自然保护区”,周围全是山。在围成一圈的高山中间,原来有个村子,叫九里梁。
1992年,因为饮用水源发生危机,整个村子集体移民,只落下一些房子。
张娇把周围林地承包之后,房子也自然“流转”到她手上。依托这些房子,更依托张娇现在的保护成就,北京一些民间生态保护组织准备与她共同建设面向公众的“自然教育基地”。目前,一些民间生态保护组织正在讨论可能性和操作办法。
村子边上,有一处位置相对高的平台。张娇常常站在这里眺望:“不管我当前遇到多么大的困难,我只要站在这里,确信眼前的这片林地正在恢复健康,我就感到深深的满足。”
“如果你要问我,这10多年,一个女人最好的时光,我失去了什么,我只有沉默。如果你要问我得到了什么,那我告诉你,就是眼前这一片山林。”张娇说:“曾有人出大价钱要转包这片山林,除了偿还我的付出,还能够让我得到至少2000万元。我没答应。因为我担心,他们会进行强力而粗暴的开发。”
每次,在接待完前来学习、考察、谈合作的各类人之后,张娇总忍不住问自己:“这么多年,我真的做错了吗?如果做错了,错在哪里呢?我想成立个像模像样的‘民间自然保护区’,会有可能吗?”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