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22日消息:十八大报告中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是中共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指导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的要求上来,凝心聚力建设生态文明。
五年前,中共中央致农工党十四大贺词希望农工党就“实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问题加强调研,建言献策”。五年来,农工党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履职重点,围绕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绿色发展、生态补偿机制等问题进行调研,举办“生态健康与科学发展观”、“生态健康与生态文明建设”等七届不同主题的中国生态健康论坛,认真为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
我国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但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仍然以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是世界上煤炭、钢铁、铁矿石、氧化铝、铜、水泥消耗最大的国家和第二大石油进口与消费国。工业发展以资源能源高消耗为支撑,导致资源匮乏、污染严重、城市人居环境恶化、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耕地面积剧减。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及大棚技术,导致土壤、水体、自然生态破坏,产品品质下降。50%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较差,70%的河流湖泊遭受不同程度污染,癌症等恶性疾病高发。就生态文明建设的严峻形势,我们提几点建议:
一、着力更新观念,树立符合生态文明的生产生活理念。生态文明不仅仅是简单的环保和节能,而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各级领导应真正破除单纯追求GDP的传统观念,树立生态优先及符合生态文明的生产生活理念,加快推进由先污染后治理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模式转变,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确保在环境资源承载能力范围内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要广泛宣传生态文明观,提高全民生态文明建设主人翁意识,大力倡导尊重自然规律、节能环保、爱护生态、保护资源、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变传统消费观念和行为,提倡绿色消费,大力推广太阳能和节水节能设施,生产生活中遵循“减少污染,重复使用,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从我做起”的绿色生活方式,同时应重视人口增长与脆弱的生态系统的关系,控制好人口增长。
二、着力完善体制,从战略高度认真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应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体系,严格环境标准,建立考评激励、决策参与和生态补偿机制,确保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加快理顺行政管理体制,设立中央生态文明建设领导机构,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职权,加强基层环保机构建设,严格按生态功能区划要求确定不同地区发展模式。各级领导应更加注重听取基层群众意见,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如各类劳民伤财的评比创建、大拆大建、城市道路反复开挖、豪华办公楼、大广场、怪异建筑物、违规高尔夫球场等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行为严加禁止。实行生态环保“一票否决制”,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尽快研究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和考评机制,将生态文明建设政绩考核结果与干部奖惩任免挂钩。
三、着力技术创新,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扎实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对环境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加强人才培养,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构建低碳、绿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稀有资源替代技术,促进洁净煤技术、复杂油气开发等技术转化应用,稳步推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扎实推进污染治理、废弃物可再生利用、清洁生产、低碳高效节能技术,加强生态环境安全保障。
追求发展其目的是使人类过上更健康幸福的生活,但是发展不能以损害自然为代价,否则将受到自然的报复,所以建设生态文明永远是人类社会义不容辞的职责和永恒的主题,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正确选择。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