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30日消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十八大报告的这一精彩论述,犹如一盏明灯,指明了现代林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前进方向。
一、生态文明引领“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建设新方向。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提出“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党重大的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充分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和与时俱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林业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在生态文明旗帜的引领下,国家林业局党组审时度势,科学决策,把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总攻方向。改善生态和改善民生是林业转型升级的核心,立足民生抓生态,改善生态惠民生,高度契合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旨和要义。这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人民的期盼。
生态文明引领“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建设方略。中央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是基于国情的战略选择和林业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把改善民生作为林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和民生产品,这是顺民心、贴民心、得民心的快意之事,是思民生、保民生、惠民生的实干之举。“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两翼齐飞,这是林业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写照。
生态文明引领“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建设任务。通过发展“生态林业”,为祖国大地披上美丽绿装,为科学发展提供生态保障,为人民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环境;通过发展“民生林业”,生产出更多的“物质食粮”和“精神食粮”,让人民兴林致富,让人民享受生态,实现“因林而绿、因林而美、因林而富”。
生态文明引领“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建设方式。林业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建设”息息相关,涉及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方方面面。统筹“五大建设”和“四化同步发展”,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是林业科学发展的行动指南。
二、“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在湖北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动实践。
湖北位于长江中游,被中央赋予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历史使命。长江、汉江穿境而过,三峡工程、丹江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镶嵌于荆楚大地;有“华中屋脊”和“植物王国”的神农架,有著名的道教圣地武当山,有红四方面军诞生的摇篮大别山。湖北在国家生态安全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
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将林业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以重视,作为全局性、战略性的大事来抓,召开了省委林业工作会议,确立了“生态立省”战略,恢复了省林业厅设置,开创了林业建设的新局面,为“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在湖北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丰富实践作出了生动诠释。
创新理念。思路决定出路。湖北林业创造性地提出“生态建设从山上走下来,产业发展从林中走出来,林业改革与发展让林农富起来”的发展新思路,并将这种创新落实到规划和实践中,实现了生态建设从低质到高效转变,产业发展从粗放到集约转型,生态文化从单一到多元转向,林农增收从局部到整体转换。这是湖北林业发展的经验,也是湖北林业发展必须坚守的方向。
创新机制。改革激发活力。湖北林业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率先创办现代林业科技产业园区,开辟了兴林致富新途径;率先开展“银企对接”,发行集合债券,创建了林业资本运作新模式;率先实行企业(公司)、专业合作社、大户“三大”造林主体和专业化、机械化、科技化、四季化“四化”造林,掀开了植树造林新景象;率先推进市县两级“森林城市”创建,开创了统筹城乡绿化新格局,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林业生产力。
创新方法。眼界提升境界。湖北林业积极探索信息化发展新路子,大力发展数字林业,完成了全省林地“一张图”;积极探索森林资源管理新路子,把林地保有量作为“绿色红线”,把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资源管护作为三条“工作底线”,实现了森林资源有效保护;积极探索省市共建战略合作新路子,充分调动多方积极性;积极探索队伍管理新路子,开展“治庸问责”,弘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作风,湖北林业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东风日暖花千树。在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推动下,五年来,湖北活立木蓄积量增长35.36%,森林覆盖率提高7.26个百分点;全省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达到5000亿元,每年人均享有林业生态效益福利8000余元;全省林业总产值增长102.3%,为社会新增就业岗位500多万个,农民人均林业收入1500多元,走出了一条生态与民生双赢的新路子。
三、打造美丽湖北,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一个政治宣言,更是一个行动纲领,不仅是思想动员,更是实践引领。天蓝、地绿、水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美丽中国的新图景,也是美丽湖北的新画卷,彰显着一个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开启,昭示着又一个林业春天的来临。
谱写美丽湖北的绚丽篇章、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湖北,既是林业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林业引以自豪的荣耀。怎样不辱使命、开拓进取、奋力实践,是对湖北务林人的重大历史考验,需要我们描绘新蓝图、迈出新步伐。
提升生态建设新水平。以大山、大江为重点,实施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石漠化治理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三峡库区、丹江库区水源涵养地修复,推进长江、汉江、清江流域水土保持带维护,推进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幕阜山生态屏障建设,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抓好平原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加强“千湖之省”湿地保护和森林资源管护,构建比较完善的生态系统。
开创绿色增长新局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节约集约利用森林资源,推动森林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严守林地、湿地保护红线,严格林地和湿地用途管制;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实施林板、林电、林纸、林油、林药、林旅一体化,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市州县党政领导任期林业工作目标责任制、森林和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森林碳汇交易机制、森林资源损害赔偿制度、森林资源破坏责任追究制度等,形成强有力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保障体系。
弘扬生态文明新风尚。树立正确政绩观,增强绿色财富观,强化“绿色新政”理念,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建设“森林城市”和“美丽乡村”,推进全民义务植树,争创碳零排放公民、家庭、单位,主动参与生态建设和保护;倡导理性消费,引导绿色消费,防止过度消费,为建设“美丽湖北”作出贡献。
极目楚天舒,湖北更美丽。“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在中国特色社主义伟大旗帜的指引下,湖北一定会豪迈地走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荆楚大地一定会生动展现美丽宏伟的新画卷!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