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州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2012年12月17日 13:00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中国园林网12月17日消息:凉山州地处长江上游,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大干流穿越境内1200余公里,境内河流众多,是四川省三大重点林区之一,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的生态区位和自然资源优势,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全州有林业用地面积6130万亩,全州森林覆盖率43%,活立木总蓄积2.63亿立方米。近年来,凉山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林业发展全局,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以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为主线,大力实施“生态立州”的发展战略,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改善凉山生态环境、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任务来抓,相继启动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工程、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一系列林业重点工程,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双增长,取得了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建设生态凉山、美丽凉山和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是森林资源持续增长。全州完成天然林保护工程公益林人工造林117.74万亩、封山育林195.22万亩,5668万亩森林得到常年有效管护。常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63.51万亩;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得到切实加强,启动了盐源泸沽湖、布拖乐安湿地保护区工程建设。完成了《邛海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邛海本底调查》,开展了“西昌邛海国际重要湿地”和“泸沽湖国际重要湿地”申报。现全州自然保护区达12个,总面积达500.7万亩,占全州国土面积的8.59%。现全州现有林业用地面积6130万亩,占幅员面积的67.8%,其中有林地面积3430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56%;各类林木的活立木总蓄积达2.63亿立方米;全州森林覆盖率43%。

二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州累计完成道路绿化1700余公里、河流绿化600余公里,建城区绿化25545亩、公园绿化14个,完成邛海及西昌城区周边植被恢复工程完成坡耕地造林21361亩、荒山造11795亩、封山育林59515亩,创建省级绿化模范县5个,创建全国绿色小康村1个,全州创建全国绿色小康户24户、省级绿化模范单位10个、省级绿化模范村20个。

全州森林生态系统年减少土壤侵蚀量1947.74万吨,年涵养水源量94.87亿吨,年固定碳量1006.71万吨,年释放氧气2085.27万吨,年净化空气污染物8292.70万吨。全州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提供的保育土壤、涵养水源、固碳制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游憩和城镇林木节能减排等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总计1433.72亿元,占全省的9.69%。

三是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全州新发展麻疯树生物质能源林29万亩,新建杨树、桤木等工业原料林37.6万亩,新建核桃、青花椒、油橄榄等特色经果林154.4万亩,新建紫杉醇、桉叶油、松脂等林药林化原料林27万亩。木材加工能力达30万立方米,中纤板、指接板等产品、产量达8万立方米;核桃、青(红)花椒、华山松籽、板栗等特色经济林果年产量达6.5万吨。依托泸沽湖、螺髻山、大风顶等自然保护区和泸山、灵山等森林公园建设,森林生态旅游积极推进,仅2011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0万余人次,实现年旅游收入6.3亿元。在凉山林业产业正逐步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四是森林保护体系逐步完善。森林资源管理、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三防"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完成了全州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完成“十二五”年森林采伐限额编制,林地征占用实现规范有序管理。森林防火火情监测瞭望系统、林火信息与指挥系统、扑火机具及基础设施等得到完善,森林防火连续30年控灾1‰以内,实现了“三个”确保的目标。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覆盖率达100%,防治率为100%,林产品产地和调运检疫率达100%,未发生有害生物成灾现象;林业改革稳步推进,17个县市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配套工程正稳步推进,广大林权所有者发展林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推荐阅读:

生态文明看甘肃:社会力量如何参与兰州新区生态建设

把生态文明建设 放在突出地位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

西藏进一步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

(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