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2月19日消息:伴随着2013年的到来,开展了12年的京津风沙源一期治理工程将要结束,二期工程即将展开。
“从京津风沙源一期工程‘染绿’上千万公顷荒山沙地的治理效果来看,未来二期工程将为京津一直到陕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道生态防线,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日前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专访时指出。
他同时表示,当前有些人质疑植树造林的功用并不科学。防护林建设与环保之间的“遭遇战”不应发生,因为防护林建设也是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一部分。
荒山沙地变成旅游胜地
“风是大气候的问题,人力难以改变。但土地退化和风沙可以治理,防护林就是增加植被覆盖、降低风速、减少起沙量的重要屏障。”沈国舫告诉记者。
据了解,到2012年,国家在京津风沙治理工程上累计投资479亿元,完成退耕还林与造林752.61万公顷、草地治理364.88万公顷、小流域综合治理1.54万平方公里,使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了4个百分点,达到15%。
以工程区北京延庆百里山水长廊治理为例,通过封山育林和风沙治理相结合,这里的风沙区已开发成旅游区,生态恢复得非常好。
沈国舫表示,京津风沙主要有北源、西源和西北源三个源头。其中,北源沙尘约占30%;西北源的风沙量最大,达40%以上;西源的影响力较弱,比10%多一些。“一期工程主要治理北源。从明年起,二期工程把包括陕北和内蒙古地区的西北源纳入进来,将为京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生态屏障。”
植树造林依然势在必行
对于“防护林竭泽而树”等质疑植树造林作用的观点,沈国舫认为,其存在片面性。
在当前减少水土流失的方法中,其一是搞工程,修梯田、淤地坝;其二便是植树造林。沈国舫认为,标本兼治关键靠植被恢复。但增加植被覆盖率必然要耗水。2001年,沈国舫等人算过一笔账:如果把整个黄土高原全覆盖上植被,年耗水量要增加20亿~30亿立方米,为黄河年径流量的1/30或1/20。
尽管如此,沈国舫仍然认为,建设各类防护林势在必行。“这是我们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否则,水带着泥沙都流失了。”
据了解,为节省水资源,当前防护林建设中“林”的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从大乔木为主发展到乔灌、灌草结合,在干旱地带尤其慎用乔木、大量使用草和灌木,仅在水源比较充足的地方或防护急需的地方种植乔木。
“植被用水要有科学观念。对水的问题认识不足是我们曾经犯过的毛病,这些问题已经被纠正了。”沈国舫说,当前在生活与工农业用水之外,必须留出充分的生态用水,保持河流的基本流量。而之所以要求各地留出适当的生态用水,一方面要维持现有植被生长,另一方面用来还超采的“旧账”。
林业发展不能坐等其然
“现在,北方的问题是生态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沈国舫认为,当前森林与草地恢复程度依然不够,仍需兼顾经济与生态共同发展。
他介绍说,林业有供给、调节、文化、支持(即支持整个生物圈的运转)四大功能,同时具有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是真正的绿色产业,森林植被增加意味着碳汇的增多。同时,还可以发展与林业相关的各种产业,包括木材和各种林产品加工、纸浆造纸及林下经济等。
但是,现在我国木材自供能力仅达到50%,还有大量木材需要进口。同时,方兴未艾的生物质能源产业也对林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人与自然和谐不等于什么都不干。如果坐等其然,人口增长对自然发展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只会造成森林植被破坏加速。因为人要生存,必然要向自然索取。”沈国舫表示。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