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2月3日消息: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明确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一论断,不仅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而且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任务更加清晰,也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保规律的认识进入了新境界。
一、建设“美丽中国”是一个探索与升华的过程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追求。我国提出并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经历了一个长时期的探索与升华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环境保护被确立为基本国策,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党的十六大以来,几次中央全会提出的重大方针和部署都包含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容。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五个统筹”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完整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基本特征之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立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两型社会”建设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随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定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同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战略任务,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对制定“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议时,从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出发,强调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内涵不断丰富。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是对此前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拓展和升华,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保规律的认识进入了新境界。在“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二、建设“美丽中国”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
10年来,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节能减排,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工程,推进了大规模的重点污染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首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中,劣Ⅴ类水质断面占12.6%,与2002年相比,降低22.3个百分点。通过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空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显著下降,城市里的蓝天越来越多;通过开展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工程,我国森林覆盖率持续增长,6168万公顷的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造型优美的绿地和绵延不绝的绿道也给人们生活增添了更多绿色。
其次,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经济结构更加绿色。“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首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约束性指标,《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将约束性指标扩大到4项,要求到2015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10%。为实现减排目标,我国建立了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提高了火电、钢铁、水泥等高污染、高排放行业环境准入门槛,颁布实施清洁生产标准,建立落后产能淘汰机制,实施经济补偿政策,依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过去6年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1%。
第三,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形成梯次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东部沿海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已全面展开,自北向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已连成一片;中西部生态文明建设也开始有益的探索。
虽然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首先,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十分严峻,资源与环境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最大瓶颈。以水资源为例,我国水资源短缺、粗放利用等问题十分突出。我国人均水资源量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而粗放的利用方式导致每立方米水的GDP产出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高达120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3至4倍。因此,必须切实改变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发展模式,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其次,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当前,人民群众的温饱需求、富裕需求、保障需求、文化需求正逐步得到满足,对优良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普遍和迫切。今年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加速出台,正是源自人民群众对PM2.5的高度关注,也是我们党对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的积极主动回应。因此,必须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确保社会稳定和谐。
第三,追求绿色增长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也有利于我国抢占下一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同时,也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社会工程,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工业革命以来,欧洲、美国、日本等都出现过严重的环境污染,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等无不暴露出工业文明发展的弊端。20世纪中后期,以人类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生态文明理论开始形成,并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追求,虽然生态保护不断推进,但形势依然严峻。我国现阶段面临的问题,是西方国家200多年工业化中出现问题的集中凸显,处理起来难度很大。要转变粗放的发展模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需要付出更加持久而艰苦的努力。
推荐阅读:
[分页]
三、建设“美丽中国”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使命
“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党的十八大报告用充满诗意的词汇,描述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蓝图。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建设“美丽中国”?
(一)建设“美丽中国”的核心是树立正确的理念
首先,要树立“三个理念”,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目前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归根结底都是没有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尊重自然规律,并以此调整自己的行为顺应自然,适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不能超过生态的承载极限,这样才能真正保护自然,实现人类的永续发展。
其次,要增强“三个意识”,即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人民群众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主体,需要每个人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用实际行动去推动生态建设,践行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二)建设“美丽中国”必须采取切实的措施
首先,要坚持“三个方针”,即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在当前资源需求不断加大、资源使用效率又相对低下的情况下,必须坚持节约优先,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水平,以破解资源瓶颈;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必须坚持保护优先,把环境保护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改变重发展轻保护的传统思路,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大自然自身有修复能力,必须坚持自然恢复为主,顺应自然规律,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让自然用自身的方法和节奏修复自己。
其次,要推进“三个发展”,即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摆脱工业文明“先污染后治理、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注重末端治理”的发展思路。绿色发展,强调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循环发展,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低碳发展,强调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三者各有侧重,但本质上都是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当前急需对传统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使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较大比重,推动经济绿色转型。
第三,要构建“三个空间”,即“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虽然我国国土面积很大,但是适宜人居住和发展的空间并不大,而且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全国国土空间的一半以上。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必须集约利用土地,杜绝工业园区、城市建设对土地的粗放利用,这样才能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同时,必须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减少人类活动,将人类活动对生态脆弱区的影响降到最低,这样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三)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有坚实的制度保障
首先,最重要的是形成“三个评价体系”,即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近年来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的数量居高不下的深层次原因,还是一些地方政府没有真正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仍然会为了一时发展忽视甚至牺牲环境。要切实转变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思路,必须依靠制度。因此,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摒弃以GDP论英雄的考核标准,督促和激励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要建立和健全“四个制度”,即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需要创新经济手段,更多地运用市场和机制和规律来解决环境保护的问题。因此,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就是要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原则,通过节约集约利用环境资源,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优化经济发展方式。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还需要用足法律手段,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更多通过司法途径追究污染环境者和破坏生态者的法律责任,索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维护公民环境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生态系统永续发展。
第三,要完善“三个最严格的制度”,即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近年来,为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我国相继实施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资源管理制度为例,今年年初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确立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等“三条红线”,明确指出:“到2015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35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30%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60%以上。”未来,这三个最严格的制度将进一步完善,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
建设生态文明是历史赋予的重任,也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二五”规划纲要已经提出了具体目标。纲要围绕“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6个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是一份更加完备的新的行动纲领。我们要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