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月6日消息:云南防护林二期工程10年完成营造林19万公顷,工程区新增森林17.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10.6%,森林年固碳能力增加76.1万吨,蓄水、保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生态效益十分明显。2011年实施的云南防护林三期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封山育林1.3万公顷,人工造林0.4万公顷,新时期防护林体系建设开局良好。
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有长江、珠江、澜沧江、红河、伊洛瓦底江、怒江等六大水系分布,均为我国乃至国际重要河流的上游或源头,防护林体系建设任务繁重、意义重大。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云南防护林二期工程(2001~2010年)实施范围以珠江流域为主,涉及8个州(市)36个县(市、区),完成投资54002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270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8789万元,群众投工投劳742万个。完成人工造林12.1万公顷、封山育林5.4万公顷、低产林改造1.4万公顷,均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计划任务。
云南高度重视防护林工程建设管理,制定出台了《云南省防护林工程建设管理办法》、《云南省防护林工程作业设计方法》等一系列规程和办法,明确了项目申报与审批、工程管理、资金管理、档案信息和检查验收等规定,建立了工程招投标制、工程质量举报制度、工程建设进展月报等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造林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等国家有关生态建设的技术标准,按照《云南省造林绿化监理暂行办法》,率先在防护林工程建设中试点推行施工监理制度,对建设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强化技术培训和科技支撑,举办防护林工程建设培训2000多场次,培训技术骨干和造林能手25万多人次,开展干热河谷地区造林树种选择与造林技术研究、石漠化山地造林模式研究、干旱半干旱山地造林模式研究等技术攻关,其中4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大力推广容器苗移植、多树种混交等造林技术;加强宣传发动,印发各种宣传资料2.5万多份,制定管护警示牌1005块;对营造林成效、水土保持情况及对项目实施后群众收入变化等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工程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工程建设区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增加森林面积17.5万公顷、森林蓄积增加89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10.6个百分点,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净化空气、增加森林碳汇、减少自然灾害和改善农业生产等生态成效十分明显。
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测算,工程实施增加的17.5万公顷森林每年可新增森林蓄水65.6万立方米,减少土壤流失52.5万吨,减少流失氮、磷、钾三种元素肥料5.2万吨,可吸收二氧化碳76.1万吨,释放氧气28.1万吨,并能吸收SO2、HF、CI2、O3等有毒、有害气体,吸滞粉尘,净化大气、降低环境噪音、杀菌、保健的效益非常显著;随着工程区森林面积扩大,森林调节小气候、减缓地表径流、保土保肥、对水资源蓄丰补欠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有效减轻旱、涝、风、冻等自然灾害,工程区2010年粮食总产量670886万公斤,为2000年粮食总产量434624万公斤的1.54倍,明显促进了工程区粮食增产,为流域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生态屏障。
“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国家实施珠江等防护林三期工程,下达云南省封山育林1.3万公顷、人工造林0.8万公顷的建设任务,截至目前,已完成封山育林1.3万公顷,人工造林0.4万公顷,为新时期防护林体系建设开了个好头。
推荐阅读: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