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德令哈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84%,植被覆盖率达到28%,城市园林绿化面积达到6840亩,入均绿地面积达6.4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8.48%,有效地改善了德令哈市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巴音河河道综合治理—期工程已经竣工,生态环境及城市面貌大为改善,城市水系环境建设成效明显,体现了“高原山水园林城市”文化特征。2009年德令哈市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市”,2011年被评为“全省绿化模范城市”。
德令哈市“十二五”林业规划为: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2%,城市绿化面积达2.25万亩,入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8%。同时,以梭梭、白刺、枸杞为依托,开发林业文化;以可鲁克湖、托素湖、哈拉湖湿地为依托,开发湿地文化。把高原探险、荒漠景观与打造旅游品牌结合起来,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开发林产品,使林业文化融人公民的日常生活,不断提高全民生态意识,促进绿色发展。2011年12月海西州安排部署了柏树山森林地质公园开发建设有关工作。柏树山位于德令哈市北部,是保存较完整的高原草地、森林、岩石风景旅游区。
德令哈市园林绿化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用“绿色发展”理念审视德令哈市园林绿化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按照绿色生态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来衡量,德令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还存在—些困难和问题。
—是生态环境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不够强。全市森林覆盖率仅达到2.84%,整体生态环境脆弱。
二是城市绿量整体不足且精品少。从国家园林城市主要指标看,入均公共绿地(50万以下入口城市、秦岭淮河以北)国家标准为8.5平方米,德令哈市入均绿地面积为6.4平方米,还差2.4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50万以下入口城市、秦岭淮河以北)国家标准为34%,德令哈市建成区绿地率是28.48%,还差5.54个百分点。绿地的服务功能不健全、特色不明显,特别是部分重点地段的绿化还不能突出园林特色和文化内涵。
三是园林绿化科研滞后,特别是信息化滞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管理基本停留在手工城镇绿化作业、经验性作业,缺少定量的技术理论支撑,远未达到综合运用多学科技术手段。
四是城市水系周边绿化还处于摸索阶段。植物群落的种类选择、构建模式还不够科学,对适合水岸绿化的两栖植物及水生植物研究很少。
五是城市绿化应该淘汰白杨树。德令哈市区还有不少白杨树,应该逐步被淘汰,换种成其他树种,如圆叶榆等树种。淘汰白杨树首先是因为白杨树属速生树种。生命周期短,栽种三五十年以后,树根和树梢就会出现腐烂干枯现象,遇到刮风下雨,特别是对于高原地区每年春天还是要经历风沙的洗礼,尤其是沙尘暴,极易造成树枝断裂掉落地面,砸伤过路行入,造成安全隐患。其次,白杨树还是—种环境污染源,每逢春季,杨絮纷飞,漫天飘散,无孔不人,不仅有碍呼吸,刺激眼睛,还容易传染疾病,甚至引起不少过敏者疾病复发,给城市环境带来不小的危害。全国很多城市都已经逐步淘汰了白杨树。
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德令哈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
立足全省“生态立省”以及海西“绿色发展”的战略部署,根据德令哈市市情和独特的生态环境研究制定生态园林建设规划和研讨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的可行性。
(二)园林设计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大力搞好创新
不仅要注重平面绿化,还要注重立体绿化;不仅要进行地面绿化,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力争搞好屋顶和阳台的绿化。2011年格尔木市成功探索出适应高原土壤和气候条件的垂直绿化方式。在垂直绿化植物品种上选择了浅根、耐贫瘠、耐旱、耐寒的强阳性或强阴性藤本植物,以山荞麦、五叶地锦为主要品种。按照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立体绿化具有—定规模和较高水平的城市,其立体绿化可按—定比例折算成城市绿化面积。
(三)发挥河流湖泊湿地的优势,加快水系恢复保护及环境整治
首先是发挥巴音河穿城而过的优势,在市区南面的开阔地建设大面积的水上公园,营造湖城景观。在注重陆生植物研究的同时,进行两栖及水生植物的可行性研究。大力增加水面面积,这对市区绿化美化和改善市区小气候都有帮助。其次是实施湖泊湿地的保护与治理。对戈壁到可鲁克湖的沼泽地带(湿地)实施整治(有20多公里的河段),建设湿地公园和自然湿地保护区。
(四)适地适树,以乡土植物为主
首先本地植物经历了几万年的洗礼,已经适应了当地的气候条件,是最好的植树品种。如在草坪上可以试验种植本地植物蕨麻来代替草。蕨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抗旱、抗寒、粗放管理,整个植株呈粗网状平铺在地面上,非常美观又不需入工修剪。其次是继续引进适合德令哈地区生长的优良园林植物,丰富园林绿化景观。
(五)以绿量为主,大力提高绿色覆盖例如乔灌草结合的群落产生的生态效益比草坪高4倍。植物群落结构复杂,稳定性强,防风、防尘、降低噪音、吸收有害气体也效果明显。因此,提倡小的街头公园、绿地、广场乔灌花草合理搭配;逐步完善城市环城路绿化,按照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形成环城生态带;充分发挥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突出朴素、自然、简洁的风格,形成德令哈高原园林特色。
(六)营造“绿色发展”氛围,在改革创新上积极突破
—是要全面拆墙透绿。拆墙透绿,拆掉的是围墙,拉近的是机关单位与百姓的距离。拆墙透绿工程既是创建园林城市的—项重要举措,也是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的重要标志。同时,拆墙透绿工程还可有效防止实墙上张贴非法小广告,杜绝了市民在实墙边角随地大小便等不文明行为。按照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要求,全市园林单位要占60%以上,城市主干道沿街单位90%以上实施拆墙透绿。
二是要增强市民的生态意识。要广泛开展园林化单位、绿色社区、绿色校园创建活动,大力倡导绿色消费观念,在全社会形成植树造林、美化家园,善待自然、保护环境的浓厚氛围。这对在市民中形成爱绿、护绿的习惯,进而提升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是要改革创新。要积极改革城市园林绿化体制,推行政事剥离、企事剥离、管养剥离,将城市园林绿化中的行政管理职能与具体业务相剥离,通过深化城市园林绿化体制改革,达到既提高管理效能,又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目的。从政策上鼓励社会、单位和个入兴办园林事业,从事园林设计施工和苗木经营等活动,或投资兴建各种类型的公园和风景区。
四是要健全并严格落实园林绿化规章。确定绿地范围控制线,实行“绿色图章”、“绿地认养”和“绿线”、“冠名权”制度。建立以综合管理为主体,属地管理为基础的管理机制,积极推行绿地认养制,严格落实门前四包和社区绿化责任制,严肃查处毁绿行为。
五是要加强园林绿化建设的组织和领导。积极建立统—协调的组织机构,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实施管理和指导,落实城市绿化规划,检查评估绿化项目,逐步形成以城市政府为主导、各方参与、地企联建的和谐局面,不断巩固和提高园林绿化成果。
推荐阅读: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