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花市有喜有忧 2011年鲜切花产业关键词大搜索

2012年01月09日 13:46中国花卉报 黄正秉

中国园林网1月9日消息:编者按:2011年,锐减的出口市场、反常的气候等问题使得全国鲜切花产业从业者承受了诸多重压和挑战。只有懂得回头看,才能发现路是怎么走的。在辞旧迎新之际,本报特别推出“2011鲜切花市场盘点”专题,帮助从业者梳理2011年鲜切花产业中的关键词,以更好地备战2012。

关键词 反常的气候

2011年频发的反常气候成为鲜切花产业的头号杀手,除了直接造成产品品质下降和产量减少以外,还对阶段性消费明显的鲜切花产品造成了间接影响,不少花卉产品错过了黄金销售期,使花农蒙受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2011年3月份,云南省先后出现两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强度和范围在云南省近10年天气情况中排名第二,持续时间长使得春节后市场的鲜切花供应非常紧张。据粗略统计,云南省80%的花卉生产面积受到影响,近30%的鲜切花产品绝收。倒春寒刚刚过去,云南部分鲜切花产区又遭遇了春旱,虽然灾情与2010年相比大幅减轻,但依然对后期上市的月季、非洲菊等产品品质造成很大影响,4月至6月花价一直处于中低水平。 

9月底和10月初,台风“纳沙”及热带风暴“尼格”接踵而至,热带兰切花和切叶主产区海南省普降暴雨,很多花卉生产基地受洪涝灾害;随后又进入了病虫害高发期,造成岁末国内市场高品质叶材供应量减少近20%,各类产品价格普涨。到了年底,受暖冬气候影响,广东产区冬季百合上市时间提前,百合切花价格与2010年同期相比下跌近50%,由于今年各项生产成本小幅上涨,导致近一半的花农出现亏损。受冬季百合切花整体行情不佳的影响,2011年岁末百合种球销售出现滞销和降价现象。 

气象专家表示,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今后我国可能会遭遇更为极端、频繁的恶劣天气。这也警示花卉种植者,特别是传统产区如云南、海南的花农,过于依赖气候优势,低成本投入的简易设施已无法确保花卉生产的正常运转,为抵御自然灾害、提升产品品质,设施升级已经迫在眉睫。

关键词 伤不起的百合

适种范围广、产品价值高、市场用量大等优势使得百合成为新兴产区发展花卉的首选,我国百合产业这两年也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生产成本高、供应时间集中、市场风险大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百合产业发展实现“快”与“好”。 

兔年春节过后,国内百合供应出现空档期,市场上的百合供不应求,‘西伯利亚’、‘索蚌’普通品质的二茬花卖到均价每扎60元,品质好的则达到90元以上,广大百合种植者看着火爆的行情只能干着急,极少数产品没赶上春节花期的种植户则是“瞎猫逮到死耗子”,狠赚了一笔。 

到下半年,各地百合开始陆续上市,市场价格却是直线下降,即使到了11月份、以往的旺销季,花价仍不见起色,大规格种球生产的头茬花每扎只能批发到30多元,12月份略有上涨,但高品质多头百合平均价格也在50元左右徘徊,相比每扎40元左右的生产成本,花农大呼“伤不起”。 

供大于求是导致2011年下半年百合切花长时间低价的主要原因。2010年11月至2011年9月底,我国从荷兰进口百合种球总量约为15600万粒,同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00万粒,由于运输成本高,百合基本依靠内销,国内消费市场需求的增长跟不上生产规模的扩张速度。此外,进口量的大幅增长给国内百合种球的销售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荷兰种球销售从8月底开始出现下滑迹象,到9月份,各公司间的价格战愈演愈烈,各个规格产品价格平均跌幅达30%。受荷兰种球滞销和花价低迷的影响,2011年岁末南美种球的销售也遇到阻碍,11月中下旬,一些出货较晚的种球贸易公司不得不大量低价出货。

关键词 火爆的洋桔梗

如果要在众多鲜切花主打产品中评选出一个明星产品,洋桔梗绝对是一个极具竞争力的选手。2011年洋桔梗产销双线飘红,不仅生产规模扩大,市场平均价格也维持在中高水平,单支均价在1.3元左右,花农的种植利润非常可观。 

早在七八年前,享有“无刺玫瑰”之称的洋桔梗在国内已经开始小规模生产,前期不论是栽培技术还是品种,都在不断地尝试和筛选。经过几年的积累,气候适宜的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成为洋桔梗生产最为集中的地区,“圣剑系列”、“北极光系列”、“雪莱系列”、“神话系列”等70多个优良品种被挑选出来。近两年,在日本优质种源和荷兰先进育苗技术的双重保障下,洋桔梗生产品质取得了长足进步,生产规模几乎是逐年翻倍增加,从最初的几百亩发展到2010年的3000多亩,2011年云南省洋桔梗再次出现爆发式扩容,总生产面积接近7000亩,范围也再次扩大,昆明周边县市的花卉生产者都选择了这个产品。 

对花农来说,虽然市场价格比2010年有所下降,但利润空间与其它鲜切花产品相比还是排名前列。2011年洋桔梗全年销售均价约为每扎20元,使用进口种苗生产的花农,平均成本每扎8元左右,使用国产苗的花农平均成本约每扎4元,国产苗与进口苗的市场份额各占50%,但进口种苗产出率和品质明显优于国产苗,每亩产值也要高出近一倍。2011年,市场上高品质的洋桔梗产品基本被出口商抢购一空,特别是香港和新加坡市场对洋桔梗的消费需求非常旺盛,旺季缺货时,价格高达每扎60元。 

洋桔梗的大放异彩得益于婚庆用花市场的推广。业内人士认为,眼下洋桔梗的产销规模还没有达到顶峰,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短期内高品质种苗生产能实现国产化,洋桔梗将迎来发展的第二次高峰。

推荐阅读:

开局之年鲜切花困局难破

杨映琳:兰州玫瑰产业发展的困惑与希望

湖南新宁县水庙镇生态产业成“绿色银行”

江西东乡:大力发展花卉苗木绿色产业 花开沃土香满园[分页]

关键词 要命的物流

由于自身鲜活的产品特性,鲜切花的销售对物流要求非常高,物流也一直是困扰产业发展的焦点和难点。2011年两个“情人节”供货高峰,还是无法避免地出现了压货现象,产地批发商、二级批发商及花店的利益都因物流环节而受损。 

节前发货高峰期涨价已经成为必然现象,批发商们关注的只能是涨多少。以昆明至北京的空运价格为例,平常的空运价格为每公斤2.5元至3元,一到节前发货高峰,价格最低也要涨到每公斤10元,而情人节销售高峰期间,每公斤运费出价15元都无法确保鲜花能按时发送到目的地。提前备货成为花店经营者们的惯例,但旺销的商家补货时就会面临巨大风险,节前到货的鲜花是金条,节后到货则是一堆垃圾。物流成为产业链中最不可控环节,常常导致消费地市场无花可卖,而产地产品堆积如山。 

各大航空物流公司采用的计件式收费制度还在拖累着产品品质,50公斤的纸箱能塞进100公斤的鲜花,到达目的地之后,都会出现10%以上的产品损耗率,严重的可以达到30%,批发和零售商只能无奈地承受整体品质下降。 

为了摆脱物流环节的限制,今年配备冷藏车运输的批发商和生产企业不在少数,有些企业还专门组建了物流分公司,对企业来说经营负担加重,只能是区域市场的小范围缓解压力。 

即将到来的2012年情人节,物流问题仍将再次凸显,从业者能做的只是提前备货和分批发货,能期待的也只是价格少涨一点,发货准时一点。

关键词 萎靡的出口

2011年鲜切花出口市场整体表现不佳,上半年平淡开局,下半年惨淡收场。总结造成出口市场萎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国际市场采购力降低,二是我国鲜花出口的两大对象国泰国和日本都出现了重大自然灾害,造成鲜花出口停滞和减量。 

据统计,2011年1月至6月,我国鲜切花出口总量为1215.8万公斤,出口金额2668.6万美元,不同品种出口量涨跌不一,总体上难如人意。上半年后期,日本大地震带来的影响逐渐显现,大量鲜切花产品积压在日本港口,特别是出口量最大的切花菊产品,订单总数比2010年减少了60%以上,生产企业反馈,灾后日本公务员的平均收入下降了20%,日本财政紧缩,花卉消费量也大幅减少。2011年底鲜花出口高峰时期,作为我国对东南亚及欧洲最大的出口中转站泰国曼谷又遭遇了50年来最严重的洪灾,航班停飞,汽车运输也无法进行,泰国辐射的东南亚、中东、欧美等区域的出口都受到影响,花卉出口压力剧增。 

屋漏偏逢连夜雨,天灾后,国际金融市场又出现乌云蔽日,欧债危机、美债危机愈演愈烈,全球范围内的通胀水平“稳步上涨”,导致消费者购买力大幅下滑。贸易商反映:下半年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国际订单数量减少,据了解,2011年下半年出口订单数量较2009年和2010年减少了近20%;其次是国际采购价格降低,以往只看品质、不太在乎价格的国际采购商,现在也开始精打细算,与国内的出口企业展开了侃价拉锯战,出口鲜花的利润缩水近10%。

关键词 给力的内销

相对于出口市场的巨大波动,2011年内销市场不仅实现了稳步增长,而且还在关键时刻力挺了处于危机中的鲜切花产业。其中传统节日消费市场的复兴是拉动内销的关键因素,国内庞大的消费基数为鲜切花产业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受日本大地震影响,出口菊花出现大量的退单和减单现象,而清明节前夕正是切花菊出口基地集中上花的时间,大量原计划出口的菊花投放到国内市场,此时媒体对文明祭祀的推广以及国内庞大的消费潜力解决了出口企业的难题。清明前用花高峰中,国内市场菊花价格在每支1.5元至2元之间,不仅减少了出口企业的损失,还为他们带来了可观的利润。 

近两年被称为小情人节的七夕节,市场容量也不可小觑。由于每年七夕节的时间均在阳历七八月份,正是鲜切花消费的淡季,七夕节的崛起对鲜切花产业全年实现稳定增长意义重大。据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统计,2011年七夕前夕,该市场日均鲜切花交易量突破500万支,创历史最高纪录,总交易量和成交价格已经超过了2月14日情人节,成为淡季市场的新亮点。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国内市场对优质花的需求,以往市场上AA级、A级品质的鲜切花产品都被出口贸易商以高价拍走,今年出价最高的购买者则变成了国内的高端花店。 

2011年,婚庆市场成为拉动鲜切花消费的重要引擎,5月、10月、1月这几个时间节点都成为婚礼用花的高峰时期。此外,除了高档婚礼对产品品质要求极高外,普通婚礼用花往往会选择C、D、E级的产品,婚庆用花观赏期短、注重花苞外形,对产品整体质量和瓶插期没有太高要求等也是国内市场消费的特点之一。

关键词 难得的转变

2011年,行业中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一些可喜的转变:生产者意识逐渐发生改变,对品种、品质加深了认识,掌握了更多特定的销售目标市场特点,生产的针对性也越来越强。 

康乃馨产品近10年的发展最具代表性:过去10年间,康乃馨品种经历了多次更新换代,从红色到各个色系兼具,从单色到复色,从单头到多头系列,甚至还出现了特有品种种植户,产品专供日本、韩国这样的特定市场。康乃馨切花繁荣的景象背后是多年来种苗市场硝烟弥漫,低价的个体作坊种苗从最初占有绝对优势,到现在退败消失,注重品质的正规企业从最初的生存环境艰难,到现在市场地位无法撼动,生产者意识的改变对产业发展也产生了连动作用。 

渐入佳境的还有云南丽都花卉公司的月季切花种苗销售,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完善的配套设施以及无土栽培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丽都花卉公司生产的高品质月季切花种苗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不论是产花率还是切花品质,都明显优于作坊生产的地摊产品,即使有些品种的价格差别近10倍,花农还是愿意选择好种苗。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尝试,最终的收益对比让花农做出了正确明智的选择。 

市场增长乏力,机会只在创新。企业凭借自身优势开发产品功能、配合生态旅游带动鲜花采摘、利用鲜花礼盒形式开启花卉高端消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发保鲜花产品等等,2011年,在行业增长速度减缓的,我们的从业者也在用各种方式的创新为产业注入活力。

推荐阅读:

开局之年鲜切花困局难破

杨映琳:兰州玫瑰产业发展的困惑与希望

湖南新宁县水庙镇生态产业成“绿色银行”

江西东乡:大力发展花卉苗木绿色产业 花开沃土香满园

(来源:中国花卉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