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古迹活化变新颜 老建筑不再走向“负资产”

2012年02月13日 11:29北京晚报荻迪

原北九龙裁判法院

原北九龙裁判法院

原荔枝角医院

原荔枝角医院

中国园林网2月13日消息:皇后像广场、立法会大楼、域多利监狱、中环街市、虎豹别墅……香港开埠的一个多世纪以来,留下了1444幢历史建筑,其中既有中式的庭院、唐楼、围村,又有西式别墅、车站和办公大厦。融汇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的香港建筑,保留了不少早年香港居民的生活信仰。

近年来,香港的文物保护意识高涨,古迹“活化”的概念被广为流传。多座逾百年历史的古迹遗址被改造,使老建筑不再走向“负资产”,而是在保留着传统文明的基础上,重新被注入着新生命、创造着新价值。

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军火库变身文化交流中心

位于香港金钟正义道9号的前英军军火库,自上世纪80年代起被废置。这个由4座前英军建筑组成的古迹,经港府斥资近4亿港元修葺及活化后,于今年的2月10日正式开放给公众参观,变身成为亚洲协会香港中心新会址,开启了一个文化交流的崭新平台。

军火库虽历经百年风雨,修葺和活化之后,不少建筑和设计仍保持着当年的原貌和历史本色。中心广场上仍保留着与湾仔军厂街电车道相通的轨道;战争时期留在墙壁上的弹孔,仍清晰可见。而中心已将两座军火库分别改建成艺术馆和小型剧场,头炮活动是关于佛教文化的“缘生意转:佛教的艺术”展览,本周六、日更首次举办免费导赏团,带领市民畅游古迹。

亚洲协会联席主席及香港中心主席陈启宗表示,活化后的亚洲协会香港中心主要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但不会作为商业展会、私人活动的场地。他指这个活化项目不但将生命注入到老建筑中,更是公私合作的典范。他认为,社会上有各种不同需要,政府虽有责任服务于社会需求,但私人机构也可以作出贡献,让政府资源更有效率地运用。

亚洲协会会长丁文嘉称赞这个活化项目“为整个亚洲树立了一个榜样,它连接了过去、现在和未来。”此次改建项目负责人之一、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助理教授李浩然也说,保育不单面向历史,也面向现在甚至未来。“我们今天花大气力完成的保育项目,可能就是未来人们眼中的文物。”

古迹见证时代变迁,恢复历史中活化再利用

香港融汇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多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兴建的老建筑,除了富有悠久历史的寺庙、教堂及祠堂外,还有水塘建筑、军营、官员官邸等一些政府建筑。早在2007年起,香港特区政府推出“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等一系列保育措施,项目实施四年多来,一批历史建筑得以复活,在恢复历史中活化再利用,重新融入现代的都市生活,使得香港城市的肌理更加清晰,市民也多了一份归属感。

不过“活化”不等同于拆迁翻新重建,而是意指在外表“更新”的基础上,把建筑的商业、观赏功能进行更深层面的改造,把历史建筑再利用,赋予建筑物可持续的新用途。“当我们无法维持历史建筑的原有用途,应采取灵活而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再用该建筑物,为小区和市民带来最大的效益。”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而“活化计划”在运作模式上,不是单纯依靠政府或者全部交由市场运作,它是由政府与非政府机构共同合作,并加大公众参与的力度,故名之为“伙伴计划”。

在呵护中重焕新颜,警署变身酒店石屋化身餐厅

作为首批“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的首个竣工项目,翻新和改建后的北九龙裁判法院保留了传统外观,10个法庭中的大部分改建为课堂、图书馆、设计室,部分羁押室及法庭则保存原貌。其中,第一法庭被作为演讲厅使用。演讲人和听众将分坐法官席及公众席上,虽然现场不再有犯罪嫌疑人,但充满特色的被告席及被告进出的大门均被保留,法庭入口的“禁止标志”也将继续竖立。

作为一级历史建筑,香港旧大埔警署由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公司活化为“绿汇学苑”,推动可持续生活;同时它接受公众或团体探访及申请露营,日间可看野生白鹭,晚上看蝙蝠。建筑顾问特别指出,警署内一条通风走廊将恢复百年前旧貌,不符合规格的建筑物将全部清除,以自然凉风取代冷气。

被列为香港三级历史建筑的九龙城石屋,由永光邻舍关怀服务队有限公司及五旬节圣洁会永光堂合作,活化为“石屋家园”。三间将活化为怀旧冰室,重推香港招牌小食——炭烧多士。另有两间将建成旅游信息中心及文物探知中心,提供怀旧的桌上游戏,举办教育课程、导赏团、展览及讲座,以反映九龙城文物景点历史的活动。

而地处大屿山岛西段的旧大澳警署,已改建成为拥有9个特色套房的文物酒店。原荔枝角医院旧址,拟改建为文化园林,以国学大师饶宗颐教授命名。

2月7日刚刚结束申请的第三期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涉及法定古迹的湾仔景贤里、曾两度流标的铜锣湾虎豹别墅、前粉岭裁判法院及必列啫士街街市等四幢历史建筑物。香港发展局共接获34份申请书,其中“面积小、位置佳”的中环必列啫士街街市最抢手,有15个团体有意竞逐营运权。当局预计本年中完成首轮审批,最快本年底公布中标结果。

军火库变身文化交流中心,警署变成酒店,医院化身园林……在幢幢摩天大厦拔地而起的同时,那些记录香港成长痕迹的一砖一瓦,将逐一在港人的“呵护”中重焕新颜,香港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也开始步入新的阶段。

推荐阅读:

俄罗斯莫斯科“全民总动员”保护历史古迹

名胜古迹会所化可以休矣【评论】

保护古迹没有错 遗老情怀不可取【评论】

泰山古迹古树保护良好 彰显“五岳独尊”风采

(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