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2月13日消息: 广元,地处四川省主要的北部通道,素有“蜀道咽喉”、“天府锁钥”、“川北门户”之称。生态良好是广元最突出的比较优势,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515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的61.9%,嘉陵江等长江中上游的重要支流发源或流经境内,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大山大水大森林的生态景观十分突出。
广元人对绿色的渴望由来已久。1985年建市时,全市森林覆盖率仅为28.4%,“广元的风,昭化的葱”,这句民谚形象地反映了广元当时的状况。建市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都十分重视生态建设,1985年确立了生态立市的长远发展战略,响亮提出“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广元”,2005年提出建设“生态广元”、构筑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奋斗目标,并在2005年、2009年先后掀起了两轮声势浩大的国土绿化高潮,全市城乡国土绿化和生态建设显著改善。
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袭击广元大地:山地植被遭受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野生动物栖息地受到严重威胁,全市林业直接经济损失34.4亿元。昔日的秀色蜀门,今日满目疮痍。
如何修复千山翠绿,重建绿色美好家园?
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建设国家森林城市!
2009年2月,几经思索的广元人,毅然开启了历时3年的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艰苦征程,决心把广元建设成全国第一个地震灾后重建型国家森林城市,实现地震极重灾区的跨越发展。
一千多个日夜的呕心沥血、挥汗如雨,再次换来广元大地群山叠翠、万木葱茏: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53.6%,活立木总蓄积量达5212万立方米,林业用地面积1515万亩;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2%,绿地率达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4平方米;道路绿化率达93%、水系绿化率达90%。经历重建后的新广元,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空气更清新。
是什么让一个贫困山区、地震极重灾区在短短三年时间,不仅实现了“原地起立”,而且实现了“发展起跳”?不仅全面恢复了地震受损生态,而且升华了绿色梦想?
在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过程中,广元人凭着对生态环境的无比挚爱,凭着对绿色梦想的执著追求,始终做好“四个坚持”,探索实践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人与自然共融、城市乡村共建、生态经济共赢、全民参与共享”的森林城市建设“广元模式”,实现了翠色蜀门的生态涅槃,演绎出经典的绿色传奇。
在建设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师法自然,遵循后发地区造林绿化的自然规律
后发地区建设森林城市,地方财力投入有限,怎么办?睿智的广元人民发现:南北兼具的气候特征赋予广元丰富的乡土造林绿化树种。何不遵循自然规律,广泛栽植乡土树种,注重生态保护,既充分彰显地方特色,又节省财政投入?
着眼完善森林生态功能根本目标,坚持“让绿色孕育生命、让森林重塑广元”的创建理念,立足“静山、净水、敬自然”的功能定位,广元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保障国土安全、扩展生态环境容量的重要作用,大力构建具有大山、大水、大森林特色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让广元因森林而荣,让森林因广元而美。
始终把改善人居环境作为森林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倡导亲近自然的生态理念,广泛运用乡土树种和本地建材,选育银杏、香樟等土生土长、造价低廉、资源丰富、适应性好的乡土植物,大力培育常绿和落叶树种混交及乔灌草合理配置的近自然城市植物群落,并适当搭配本地产的青石、卵石、花岗石等石材,不仅增强了城市森林的生态趣味,而且大大降低了造林绿化成本。
注重加强景观建设过程中的原生态保护。在建设位于主城区的南河湿地公园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植被,尽可能避免挖土填坑,保留自然的退耕梯田湿地景观,合理新建人工湖等人工复合湿地生态系统。如今,总面积111公顷,其中水域68公顷,集湿地保护、科普宣传、旅游休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南河国家级试点湿地公园,成为广元市城区一颗耀眼的明珠。
在空间布局上,坚持城乡一体、统筹推进,构筑嘉陵江上游坚实的生态屏障
嘉陵江上游这一特殊的生态区位,既带来了有利优势,更赋予了神圣使命。构筑嘉陵江上游坚实的生态屏障,是广元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和历史职责。在启动“创森”工作前,广元果断打破体制壁垒,坚持城市、城周、道路、水系、村镇“五位一体”,统筹实施灾后生态植被修复、中心城区城市森林景观打造、城周绿化、生态防护系统构建等十大创森工程,全面修复提升城乡森林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安全。
让森林进城,让园林下乡,坚持城乡一体发展,统筹推进国土绿化。广元市抢抓机遇,大胆创新,整合林业和城市园林管理职能,组建新的机构广元市林业和园林局,各县区紧跟步伐,完成相应职能整合,有效破解了困扰该市多年的城乡绿化二元管理难题,为开展城乡一体的国土绿化提供了重要保障。
全面升级打造主要干道和重要节点绿化,重点建设团状带状森林景观,建成苴国路、人民路等6条鲜花大道,建成上西银杏大道、东坝紫薇大道、南河栾树大道、老城梧桐大道等8条特色街道。通过“拆墙建绿、拆墙透绿”,拆除主城区临街80余家单位和小区的实体围墙,修建通透式、开敞式围栏,单位院内绿化和城市公共绿化相互辉映、连接成片。大力实施“身边增绿”工程,建成滨河绿化带状公园和利州广场、南河广场等6个主题广场、近50个街头游园、220个鲜花节点,城市道路绿化率达98%以上,主干道绿地率超过25%。建成16个省级园林式单位、126个市级园林式单位。
推荐阅读: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