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居的伤与痛【评论】

2012年02月14日 09:43中国建筑新闻网

中国园林网2月14日消息:将新闻进行到底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总布胡同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事件。2月5日,记者前往拆除现场。走进金宝街,再顺着北总布胡同前行100米左右,就可以看到一片用蓝色铁皮围起的废墟,这片废墟就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租住过6年多的居所、北总布胡同24号院所在。

记者在院子外面已经找不到房子的门牌号,外墙上和蓝色的铁皮挡板上也没有任何一处“文物保护单位”的提示。院内一片狼藉,除了院中单立的一栋三层小楼,剩下的都是一片瓦砾废墟。

记者向附近经过的市民打听,得到的答复是“不知道这里有什么文物”“看到报道后才知道是梁林故居”。

此时,梁林故居已经只剩破败之身,但关于它的讨论并没有结束。梁林故居是否属于被保护文物?拆除单位是否违规?监管部门职责何在?在各方你来我往的描述中,仍有一些疑团待解。

疑 问

梁林故居是否属于被保护文物

早在2009年,因涉及商业项目,“梁林故居”就遭遇过拆除危机。当时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关注,故居的拆除被叫停。

2009年7月下旬,国家文物局就曾明确表示,“梁林故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应该由地方文物部门申报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1月,国家文物局表示“梁林故居”已被列入“不可移动文物”,同年10月媒体称“梁林故居”已被列入第三次文物普查新登录项目范围。

记者查阅了相关资料,一旦一个建筑物或遗址被列为不可移动文物、或暂定不可移动文物时,通常就受到主管机关保护,未经许可,包括所有者在内的任何人,都不可以任意变动、修改。如果是因为建筑工程开挖而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或考古遗址,为了保护历史文物,工程通常要立即暂停。

同时依据文物法规定,虽然文物普查项目保护级别较文物保护单位级别略低,但仍属于文物建筑。

被拆的是不是故居

日前有媒体报道,“梁氏夫妇曾以租户的身份在此住过7年,房产也并非梁氏所有”,有读者产生误解“只是租住的房子,并没有买下来,不能算作故居”。针对这种质疑,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李晓东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表示,所有权与文物认定并无绝对关系。根据2007年12月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国家指定保护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石刻、壁画、近代现代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除国家另有规定的以外,属于国家所有。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改变而改变。

据了解,我国很多古建筑所有权有的属于集体、有的属于个人,这并不影响对建筑本身的文物认定。我党许多领导人在战争年代临时居住过的地方现在也都被认定为故居,或列为文保单位或作为陈列馆面向社会开放。

梁林故居拆除是否违规

梁林故居被拆除后,东城区文化委员会递交的事故调查原因显示,开发单位考虑到故居房屋腾退后,因陈旧、几经翻建、无人居住等原因,易出现险情,因此进行了维修性拆除。

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爆破、钻探、挖掘的,必须保证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并经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上一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建设工程选址,应当尽可能避开不可移动文物。

据媒体报道,华润集团富恒房地产开发公司在未征得公布政府(东城区政府)和上一级文物部门(北京市文物局)的批准擅自拆除已属违规。

按照文物保护法第六十六条规定,擅自迁移、拆除不可移动文物,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资质证书。

最新回应

就在梁林故居被拆疑团重重之际,有媒体传出消息:2月7日,北京市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组织召开会议,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通报了“梁思成和林徽因故居”事件的最新情况。
 

“梁林故居”被拆为违法行为

据与会委员介绍,孔繁峙表示,“梁林故居”于2009年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不可移动的文物”,八九十年代时,被拆有争议,可能属于一种学术之争,而此次“梁林故居”被拆,性质变了,明确为违法行为。

孔繁峙说,此次是“公然拆毁已被认定的文物建筑”,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是北京近年来最恶劣的文物拆毁事件。

推荐阅读:

梁林故居“维修性拆除” 华润置地仍属违规

北京:“梁林故居”已被拆除 文物局长“不知情”

上海探讨如何保护“争议性名人故居”

江苏:名人故居百年金桂 老树新芽花开三度[分页]

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

孔繁峙介绍,华润集团富恒房地产开发公司作为建设单位,所谓“维修性拆除”是辩解,根本不成立。

他说,目前,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被拆除一事,将依法追究建设单位对文物造成的损失。此外,已责令建设单位按“梁林故居”原状进行恢复。

孔繁峙还表示,目前文物部门正在采取保护措施,包括给文保单位挂保护标志牌;聘用和雇用1000名文物保护监督员;文物保护重点由原来防火防盗防恐怖等5防,加上一个“防拆”,变为6防。

独家专访

拆除遗址可建成纪念馆

“名人故居,保护的不仅仅是建筑本身,最重要的是故居所承担的文化和故事。”196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北京市建筑设计院高级建筑师黄汇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说。作为梁思成的学生,她对梁林故居有着特殊的感情。

黄汇说,当时的梁林故居常有学者聚会,无论教授还是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氛围非常自在、浓重。“如果故居恢复起来,建立纪念馆,也能够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一些以建筑问题为核心的文化沙龙,供大家各抒己见,这样就能延续了梁林故居的文化内涵。”黄汇说。

此外,黄汇建议,纪念馆建立后,可多方收集梁林的纪念品,让后人不仅全方位了解梁林本人,更能了解梁林二人开拓的中国古代建筑学科。

保护故居“提前规划很重要”

谈及在城市发展中如何加强故居保护,黄汇认为政府应该组织力量,界定哪些是名人故居,哪些需要保护。“有些名人故居可能很简陋,比如一个四合院、一个小阁楼,但如果是名人生平故事中不可或缺的原素,就需要保护。”黄汇说,提前规划很重要。

据了解,大多数名人故居面积并不是很大,即使故居周边需要发展,只要政府处理得当,事先做好了测绘和规划,也是能够保护的。

针对有关部门“维修性拆除”的解释,黄汇说,这种解释很外行,文物是发现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拆掉重建就不是文物了,更失去了原先文物所延续的文化和内涵。

同时,黄汇表示,政府在保护与发展名人故居时不能“一刀切”,应该根据故居承载的文化史实和特点采取不同的保护方式。

记者观察

一语成谶的时代尴尬

梁林故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1年到1937年间,当时梁林二人住在北京北总布胡同当时门牌号为3号的院子里。梁思成林徽因广交朋友,梁家成了当时京城文化圈中人聚会的地方,梁家的客厅作为京城有名的文化沙龙“太太的客厅”,也小有名气。

而现在,面对眼前这一片瓦砾,很难和当时北京有名的文化沙龙“一个诗意女子的会客厅”联系在一起。

不单单是梁林故居,北京许多故居都缺乏有效普查和保护,像恭王府、梅兰芳故居、宋庆龄故居这样得到妥善维护的名人故居属于凤毛麟角,而沦落成大杂院是多数名人故居普遍的命运。

梁林故居被拆除后,有部门表示是“维修性拆除”,将来还是要重建的。屋子的主人林徽因曾说,“真把古董给拆了,将来要后悔的!即使再把它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想不到真是一语成谶。

从历史建筑价值上来说,名人故居具有特殊意义,它既是社会共同的文化遗产,也是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和符号。一座城市是一点一滴渐渐形成的,一座座故居承载着一页页特殊的历史文化信息。即使能重建故居的建筑本身,也失去了延续多年的文化内涵。

此外,作为名人故居保护的“尚方宝剑”,文物保护法尚有很多空白,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定。而文物保护单位的权力也不够大,“说的话没人听”。这些都让名人故居保护困难重重。

他山之石

英国:“蓝牌制”保护名人故居

英国人有尊重和爱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精神和传统,在故居保护上,英国人从来不遗余力。建筑物拆还是不拆,每一个居民都有发言权;甚至一座名人故居附近的建筑环境,都需要跟这座建筑能融合在一起而不可割裂。

为了保护名人故居,英国还特别产生了一个的制度:“蓝牌制”,并为此成立了“蓝牌委员会”。在“蓝委会”中,他们确定了名人故居的严格条件,只有通过审核,故居才能获得蓝牌。

蓝牌镶嵌在该名人故居或曾经居住过房屋的外墙上,供后人解读和瞻仰。英国政府规定:凡是被英国遗产委员会挂上了蓝牌的建筑,属于国家保护的文物。一律不得随便拆除或改建。这些经历过沧桑的老屋子,绝大多数没有建成博物馆或纪念馆。现居的房主该怎么住还怎么住,只是不得改变外形,房主有责任定期维修,保持整洁完好。

在英国名人故居保护中,曾经在英国居住过的国外名人故居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据统计目前共有30位外国名人故居得到了“蓝牌”,老舍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中国人。

推荐阅读:

梁林故居“维修性拆除” 华润置地仍属违规

北京:“梁林故居”已被拆除 文物局长“不知情”

上海探讨如何保护“争议性名人故居”

江苏:名人故居百年金桂 老树新芽花开三度

(来源:中国建筑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