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呼唤人文内涵
湿地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
中国园林网2月2日消息:距今近万年的各种生物化石,见证整个无锡当年就是一大块“天然生态湿地”。对现今的湿地建设,不少有识之士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湿地公园呼唤人文内涵
作为地球上的三大生态系统之一,仅占地表6%的湿地,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的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今天是第16个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负责任的旅游有益于湿地和人类”。
去年4月,梁鸿湿地公园内,宁静古朴的野趣让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单霁翔心旷神怡,再次肯定保护人与自然亲切对话的郊野生态;去年5月,漫步在长广溪湿地公园,著名诗人余光中感受到无锡在温情和水之外,还有着可以让“人倚木而休”的湿地和森林……
作为著名的江南水乡,在飞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无锡的湿地保护和建设情况如何?无锡的国字号湿地公园是否能让广大市民和来锡游客享受到天然氧吧和大自然原生态的美景?连日里,记者走访了近年来参与本地湿地公园策划工作的太湖文化研究会的几位老先生。
“无锡历史上就是天然的生态湿地”
“这是考古队员近年在本地挖到的一些距今近万年的动物牙齿,有老虎的门牙,有象牙,有鱼的牙床……”考古专家告诉记者,无锡远古时代是一个天然的动物园,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应有尽有,“这跟无锡是天然的生态湿地,气候宜人,大有关系”。
无锡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北倚长江,南濒太湖,京杭大运河从城中穿过,自古以来,无锡湿地种类丰富,有湖、有河、有塘,河床就像一张大网,纵横交错于无锡城内。无锡还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有着大片的稻田。“别小看这些稻田,它们跟湖、河一样,是天然的蓄水库,可以蓄水防旱,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止环境污染。”无锡的先民们就是在这片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充分利用天然的生态环境繁衍生息、创造财富。“无锡的生态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湿地公园正成为“城市之肾”
近年来,无锡致力于湿地的投入和湿地公园的建设,努力让其发挥城市的“肾功能”,并曾于2010年对湿地保护与恢复制定过一个长期规划。目前无锡已有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蠡湖国家湿地公园和梁鸿国家湿地公园三个国字号湿地公园。除梁鸿国家湿地公园外,其他湿地公园均是开放式的免费公园,其中蠡湖湿地公园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开放式湿地公园。
2005年5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名录的无锡长广溪湿地公园,是连接蠡湖、太湖的生态廊道,总长10公里,占地约260公顷,其中水面约80公顷。它依山傍湖,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非常优越。“以10公里天然河道为主线,串起两岸的湿地,是典型的环太湖地区生态系统和湿地景观。”专家介绍说,今天正想方设法恢复湿地原貌,重建长广溪周边湿生植被带,带动以长广溪为轴的水系结构,恢复其对无锡入湖径流的净化作用。
在吴文化博览园内的梁鸿国家湿地公园,是去年晋级的国家级湿地公园,东与鸿山遗址公园农业生态展示区接壤,西邻泰伯渎,北起泰伯渎瞻桥,南至自然村落桥头巷,总规划面积1333亩,一期工程600亩,已于2009年4月开园。经过建设,梁鸿湿地从一片杂乱无章的鱼塘、断头浜转变成了现在的河泊连片、碧水蓝天,草木繁茂、曲径通幽的自然生态景观园区,集中发展以文化展示、体验、宣教、观光、度假为一体的复合生态旅游。
对于近年来无锡在湿地建设中所做的努力,专家们普遍表示认同。市政协委员、无锡市书画院院长王洋是一名画家,在各地游历,画过不少生态美景。他说,无锡生态建设的大发展,让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湿地建设不但保护了城市的生态环境,也丰富了大家的生活。
湿地建设的人文内涵待加强
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对湿地建设的大力支持,大大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在继续扩大湿地规模的同时,希望把湿地建得更加合理有效的声音渐起。“希望在高投入的同时,能够做到高产出,充分发挥在生态城市和环境美化中的作用,同时加强其人文内涵。”
据太湖文化研究会会长浦学坤介绍,历史上的长广溪及周边地区有许多古桥、古井、古村落,每处背后都有历史典故,更有历代名人为长广溪留下的大量诗词和民间故事。“在过去,这里就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模板。如今,建好的湿地公园出现了‘千桥一面’、‘千亭一面’的现象,这是在‘造古’而非‘复古’,公园的人文内涵亟待加强。”有关专家毫不客气地指出,无锡的湿地公园建设对本地的人文历史挖掘不够,在请外面的专家为无锡的湿地建设和保护献计献策的同时,还需多听本地专家及百姓的意见,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无锡的湿地特色。
“过去的无锡,开门见山、见水;现在的无锡,开门见楼、见路。以前大家用生态水,现在都用自来水。”有学者感叹,城市的发展使人们离湿地远了,仅靠几个湿地公园,解决不了改善生态的根本问题。“虽然目前修复和建成了很多湿地公园,但无锡的湿地公园有多少人去过?总体来讲功能还不是很配套”。
此外,目前无锡的湿地公园仍以旅游观光为主,公园的生态保护、科普教育、环保研究等功能还需加强。希望湿地公园在开发旅游的同时,能发挥出更多的湿地生态功能,不要成为仅供游人观赏的城市盆景。专家建议,在保护湿地的同时,增强对湿地知识和湿地公园的宣传尤为必要,“保护湿地不光是政府的事,而是全民的事,它直接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保护湿地不仅仅是指保护湿地公园,对太湖和古运河以及自然村落的保护也应纳入湿地保护的范畴,“有了国字号的湿地公园只是一个开始,怎样利用、保护好湿地公园,同时保护好其他相关区域,让湿地真正发挥出它的多重功能,才是要努力的方向。”
推荐阅读:
(来源:江南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