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2月22日消息: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此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十二五时期,国家将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西部地区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19%。
这位负责人说,“十一五”时期,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效显著,重点生态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提高近3个百分点,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他说,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主要发源地,是森林、草原、湿地和湖泊等集中分布区,生态地位极为重要但又十分脆弱,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是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规划》按照中央关于到2020年西部地区要实现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一个大台阶、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的总体要求,在综合经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特色产业、公共服务、人民生活、改革开放7个方面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其中包括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19%左右。
在回答“十二五”规划有哪些亮点时,这位负责人提到,在开发重点上,将更加注重集中力量解决全局性、战略性和关键性问题。生态建设将更加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将加快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更加注重突出重点、综合施策,加强五大重点生态区综合治理。“三农”建设在强化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同时,针对西部牧区、林区分布广、面积较大的特点,把振兴牧业经济和提高林业发展水平单列两节,有针对性地分别提出了建设任务。对西北草原荒漠化防治等5个重点生态区,实施综合保护、集中治理。
在回答“十二五”时期西部生态建设的重点是什么的问题时,这位负责人说,西部地区生态地位重要,生态建设关系到西部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西部大开发的成败。“十二五”时期,国家将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通过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开展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等措施,着力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制定《生态补偿条例》,努力实现生态补偿的制度化和法制化。要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加快编制退化草地治理等重点草原生态保护工程规划,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和防护林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生态移民,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
这位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时期,国家将加大投资力度,依靠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其中主要举措之一,就是提高林业发展水平,加大造林绿化力度,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加快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