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2月28日消息: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农民就业,这三个曾经各自独立的概念,如今已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顺义区,“绿色岗位”为6334名农民带来了就业增收的新途径。
昨天,记者在顺义区鲜花港里,遇到了该区红寺村村民王海玲,已届中年的她正在3000平方米、开满各色花朵的连栋温室里照料数十种花卉,“每月领工资,还有保险、退休金,单位和我签了正式合同。”
这是顺义针对农民“绿色就业”推出的一项机制创新——“一产员工化”新模式,让散户农民在公司就业、季节工在公司长期就业,实现了让农民“签合同、上保险、保工资甚至分红”。
“绿色就业,就是让农民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实现新型就业。把生态环境改善与农民生活条件改善结合起来,让农民在生态发展中富裕起来。”顺义区有关负责人如此表示。
后“花博”时代的顺义,用“一盆花”造就一个产业,用“一片绿”富裕一方农民,通过打造绿色就业的港湾,围绕“绿色”实现农民充分就业、永久就业。
绿色岗位好不好?“当然好,”王海玲给记者算起了就业账,“过去种玉米一亩几百元,打零工最多十天半个月,一年闲个大半年。”如今呢?“每月工资小两千,五险一金都全,老了还有退休金。看眼前,说以后,还是绿色岗位好。”
目前,该区已促成北京国际鲜花港、北京福劳尔花卉等企业与杨镇、北务等周边镇的343名农民确立劳动关系,使之成为正式职工。
如此一来,有了工作合同的农民在绿色岗位上实现了“体面就业、快乐就业”。
身在花团锦簇中,王海玲熟练地操作着各种设备,小心培育着高端花卉,“穴盘里育苗,草炭土和黄土的比例是1:1,生根后变成4比6。”手一捏,穴盘里核桃大的土胚整个跳出来,“有个巧劲儿。”
在“绿色岗位”的农民们,还得到了各种技能提高培训,“每次新品种来了,都得学习怎么栽培,怎么管理。”王海玲说,技能的提高也带来了工资的逐级增加。
在顺义,仅仅花卉这一项绿色产业,年产值已达4.3亿元,位居全市首位,为数千余名农民提供了“绿色岗位”。
再放眼整个顺义区,政府通过生态修复、护林护水、环境整治等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开发出了大量“绿色岗位”,引导农民稳定就业,实现发展经济、保护环境、促进就业三者的协调发展。
同时,“绿色就业”还在不断扩大着内涵和外延。
“按照顺义特色,‘绿色岗位’有3大类。”该区有关负责人说,“花卉产业、城市美化等是直接绿色岗位,环保产业、节能产业等属于间接绿色岗位,产业升级带来的低污染、低排放等有利于环境改善的属于绿色低碳岗位。”
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兴产业,产值高、低碳环保,也为顺义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空间。“去年重点建设的项目中,30%属于绿色项目,预计将产生5.6万个岗位。”该区负责人表示。
以绿兴业,围绿就业,添绿富民,让农民就业增收的同时,顺义生态环境也大幅提升,仅今年就将“增加绿色”3万余亩,并将向全北京提供盆栽植物4000余万盆。“绿色就业”的创新,在把北京变得越来越绿色的同时,也创造出欣欣向荣的新农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