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3月16日消息: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世界经济发生了太多变化,给未来平添了巨大的不可预测性和挑战,中国的高尔夫产业也在面对种种挑战。在2010年至2011年期间,中国高尔夫玩了一次从空前繁荣,到政府清查、媒体发难、新建球场大范围停工的“过山车”游戏,这让人隐约地感觉到:市场拐点已经到来。
2012,中国高尔夫产业将走向何方?这是一个值得全业界共同探讨的话题。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我们不妨回顾一下2011年发生的事件,从各个事件中寻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规律,再用这个规律去推演2012年可能发生的事情。
这并不是预测未来,因为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准确地预测出今年要建几个球场等等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只是通过趋势分析法推演出今后可能出现的局面。谁能顺应趋势,谁就能更好地生存。
2011,拐点初现
中国高尔夫产业的转折点出现在2011年。当然,从第一家高尔夫球场建成至今,我们不仅仅经历过这一个转折点。
空前的繁荣
请将时间轴退回到2011年3月18日,被誉为行业风向标的北京高博会顺利举办,“人气旺”几乎是所有观众对那次展会的一致评价。据官方统计,那次共有350个国内外知名高尔夫品牌参展,展览面积达24000平方米,比上届提高26%。
在现场,球场设计公司的参展热情最高,从印刷宣传品和小礼品上足见他们进入中国市场的诚意。据粗略统计,当时参展的设计公司达20家以上,在以往历届的高博会上都没有出现到过如此大的阵势。球场设计,处于高尔夫产业链的上游层次,参展商数量的上升反衬出中国高尔夫球场建造需求的激增,仅从这点上就可以看出,全世界都在看好中国高尔夫产业的未来。
就在2011年2月9日,在奥兰多举办的美国高尔夫工业展面临大幅缩水的尴尬。据美国当地媒体报道,从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对美国高尔夫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许多小的厂商受金融危机所累已濒临关闭或被别人兼并。据世界高尔夫发展基金会的数据,美国在2010年有约50家高尔夫球场关闭,2009年有90家关闭。
很多去过该展会的业界人士会不约而同地将中美两国的高尔夫产业进行对比,个别人甚至得出美国高尔夫产业“不行了”和中国高尔夫产业“我看行”的结论。
背后的隐忧
繁荣往往让人产生错觉,以为我们正行驶在健康发展的快行线上,但有时候事情总是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来看看这种“繁荣”是怎么促成的吧。
如果按“规定”办事,从2004年国务院叫停球场建设之时起,国内就不该再有新球场出现了。但是,在禁令下达之后的7年里,400多家高尔夫球场拔地而起,2010年的增长速度最快。面对如此暴发式的增长,北京泛华新兴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掌门人崔志强认为,这种现象已经不能用简单的供求关系解释了,推动球场建设步伐加快的“核心动力”来源于政府。
投资是政府最常用的经济拉动模式。2004年,中国经济发展出现过热局面,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03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指出:“通货膨胀压力加大,需要密切关注”。这种局面产生的原因就是过多的政府投资行为。政府的投资行为助长房地产业的火暴,同时还会挤压制造业的利润空间,于是社会资金纷纷流向了房地产行业。中国的高尔夫球场是在房地产的生态土壤里孕育的,自然也跟着火起来。
2008年,在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推动下,房地产业再次被点燃激情,房价迅猛上升,高尔夫球场的建设步伐迈得更大。“每当经济发展遇到瓶颈时,政府便会使用投资来撬动经济,从而盘活出口和消费两驾马车,每逢遇到这种情况,高尔夫球场就能绕过政策的壁垒,大踏步地前进。”崔志强说。
据最新版的《朝向白皮书》描述,从2003年至2006年,每年新建球场的数量都在增加,尤其是2004年,当年新增球场设施数量高达30家,比2003年高出近一倍。这段时间也正是房价上涨最疯狂的时期。然而,从2006年到2007年,新增球场数量一下从40家跌倒了20家,因为楼市在2007年遭遇了寒流。而进入2008年后,新增球场数量又开始上涨,2010年达到了历史最高点———50家,这段时间正是政府大力用投资拉动经济的时候。现在,经济大气候的不景气和房地产的低迷之下,球场的建设势必要刹车。
这,就是中国高尔夫球场为什么能在禁令下生存的根本原因: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地方政府寻求投资项目———为招商引资或配套楼盘而兴建球场。
崔志强先生说,球场建造热已经不是“供求关系”所致了,但严格地说,这也算是一种“供求关系”,只不过“求”的一方是政府,而不是高尔夫球爱好者。但是,高尔夫球场的本质是为了打球者服务的,本末倒置导致了产能大量过剩,即球场数量远远超过了打球者的需求。如果政府的投资步伐放缓,或者房地产业出现滞涨,这对球场投资者而言,难道不意味着经营的风险?
七部委清查
2011年4月底至5月初,一场由国务院七部委发起的,针对高尔夫球场的清查行动在全国展开。在各级政府和相关监督部门的严查下,江苏镇江新区高尔夫俱乐部、广东从都国际会议中心和云南生态民族运动场等几家违规在建的高尔夫球场项目被叫停。
几处项目同时被叫停,主流媒体频繁曝光,这引起了高尔夫圈内的强烈反响,一些投资商和工程建设单位对此表示担忧。一位高尔夫球场资深管理者向笔者透露,如今的球场开发商是在风口浪尖上度日,随时可能袭来的政策风险成为了定时炸弹。
我国从2004年便出台了一系列规定禁止新建高尔夫球场,2006年,国家又下发《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禁止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禁止通过以租代征等方式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
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4月1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目前总的方针是先清理、后规范,在正式的规范性文件出台之前,新建任何高尔夫球场都是被禁止的,都是违法的。从这几处被叫停的高尔夫球场项目看,大多存在“以租代征、先建后批、占用农田”的行为。
由此可见,此次行动的起因是个别球场触动了耕地“红线”。
据了解,目前中国唯一一个公开提出支持高尔夫的文件是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海南“在符合土地利用规划,不占用基本农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科学规划、总量控制、合理布局,规范发展高尔夫产业”。为高尔夫开绿灯的国际旅游岛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其他地区了。
推荐阅读:
[分页]
媒体炮轰球场用水
2011年8月11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连续报道了高尔夫球场用水的问题,指责高球场偷采地下水。之后,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多家媒体针对此问题“顺藤摸瓜”,从多个角度把国内高尔夫球场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一一牵出。百度一下“高尔夫用水”,竟然有28,500,000个搜索结果。暂不评论媒体报道的准确性如何,总之“高尔夫”这三个字骤然升级为社会舆论批评的目标,“与民争水”的罪名被牢牢地印在了身上。
大量球场停建
也许是经受不住舆论压力,也许是资金链紧张,也许还有其他原因,2011年的最后几个月,国内在建球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停工,停工的主要原因都是“避避风头”。
去年下半年,笔者在全国不同地区参加了多场行业集会,见到了很多从事球场建造的业内人士。一位从业多年的球场建造者告诉笔者,华南、西南和华东地区的在建球场相继停工,部分计划改造的项目也暂时进入休克状态,现在信息披露的渠道太多,没有人敢在这时出风头,否则将成为众矢之的。
现在,所有的从业者都在等待,但等待过程的心情却有所不同。最着急的要数设计公司、建造公司和机械设备供应商了,因为这三方都处于产业的上游,受球场停工的影响最大。相比他们,养护和管理环节的从业者显得从容很多。
2012,我们怎么办
回顾了2011年,摆在我们眼前的是筹划2012年的对策。其实,我们在回顾的过程中不难看出,政府的引导方向以及配套的相关政策在高尔夫产业的发展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因此行业趋势的研究就可以归结为对政策的研究。
一看政府投资力度
一个成功的高尔夫行业从业者,首先要观望和揣摩政府的投资导向。
政府投资的力度影响着高尔夫产业发展的环境,今年的投资力度有多大谁也说不清楚。而且,政府在制定投资的时间、当量和方式之时,会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有些因素的信息是我们无法获取的,因此我们的预测往往因为这些信息的不完整而显得无力适从。
二要修炼自身内功
对于球场而言,当下的营商环境变数奇多。就目前看,用水成本的提高和人员流失率的增加是首当其冲的挑战。
通过去年媒体对高尔夫球场用水的问责,一些球场已经感受到了用水的压力,至少不能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地开采地下水了。水分管理是球场草坪养护最重要的环节,在既要减少用水量还要维持原先的养护标准的前提下,球场可以做的就是提高水分的利用率。球场管理者不妨利用这些机会,多接触一些新产品和新技术,以前可能由于用水成本低廉而忽略它们,现在它们也许成为保证球场正常运营的得力助手。
做过管理的人都知道,没有一个稳定的团队很难有稳定的收益,而人员的频繁跳槽给很多球场带来麻烦,基层养护工人、球僮、领班、主管、经理、甚至总经理,任何一个岗位都存在这个问题。
有人用“浮躁”两个字来概括这种问题产生的原因何其准确。在2009年至2010年里,球场数量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人才培养的速度,人才市场成为了卖方市场,很多球场不得不降低标准选择人才,在这种环境下,有些人坐到了高于其能力的岗位,于是很多人心里不平衡了,只能通过跳槽来缓解他们心中的纠结。不平衡的心态孕育了“浮躁”的气氛,这种气氛也蔓延到了产业的各个层面。
《易经》说否极泰来,事情发展到最恶劣的阶段就该向好的方面发展了,拐点带来的不仅仅是产业发展方向的扭转,也是人心态的转变。当球场的增长数量渐渐放缓的时候,被雇佣者的优越感会慢慢消失,雇佣者的主动权会逐渐回归。倘若就业环境从宽松走向趋紧,人才对自身的要求亦会提高,浮躁的心态会被踏实的作风取代,这又何尝不是件好事呢?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花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