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3月29日消息:阳春三月植树忙。记者近日来到永安市区,顺巴溪河道望去,只见山上林木郁郁葱葱,山下楼房绿地环绕;沿河两岸、公路两边空地全部植上了新绿。市领导说,这是永安建设的“水系森林”。作为林改发源地,永安要在生态省建设中打前锋。
去年,永安以“四绿”工程为抓手,完成造林绿化13.5万亩。今春,全市完成植树造林5.4万余亩,占年造林绿化任务的94.7%。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永安大力推进林地和林木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受益权的落实,做到谁造谁有、谁经营谁受益,实现还山于民、还权于民、还利于民。林改成果如何扩大到生态城市建设?永安市深化“谁造谁有”政策配套改革,把造林绿化的积极性从山头引向城市、村镇,建设“森林永安”。
“水系森林”就是“森林永安”在水边的延伸。
“江河、水库边造林,好比织了过滤网。”市绿化办工作人员说。前些年,由于无序开发,沙溪流域两岸生态遭到破坏,如伤疤般的石块遍布两岸沙场,水泥堤坝生硬暴露,江边湿地被无序占用,每年有大量泥土通过沙溪进入闽江。种植树木,可拦截大量泥土,减少水土流失。今年,永安将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万亩以上,重点就是加强水利、“水系森林”等生态工程建设。
同时,继续以“四绿”工程为抓手,遍地造绿。在城市,新增建成区绿地73公顷,公园绿地10公顷;在村镇,完成2个绿色乡镇和32个绿色村庄创建,利用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坡耕地、抛荒地植树,建设休闲公园;在路边,完成高速公路绿化15公里、县乡道绿化42公里,国、省道绿化补植和品位提升127.1公里。
在永安,林农常说:“造林就是造福、增绿就是增收。”在巩固和扩大林改成果中,永安不断完善机制,造林从“谁造谁有”变为“自觉造”“一起造”。
一方面,推行科学造林,提升造林效益,让更多的人热爱造林。林下“三套”(用材林下套种生物药材、公益林下套种珍贵树种、毛竹林下套养珍禽等)模式就是一例。
中草药多花黄精固土能力强,能保护林下植被,上坪乡就发展毛竹林下套种1200余亩,每亩可增收500—700元;还成立林下中草药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39户和制药企业1家。今年,永安计划在全市100万亩生态公益林和200万亩商品林中,套种金线莲等中草药和红豆杉等珍稀树种。目前,已套种1000余亩红豆杉、近万亩中草药。贡川、大湖等乡镇还推广竹林下生态养殖鸡鸭,开发“农家乐”生态游,提高林农收入。
另一方面,完善激励机制,推动持续造林。围绕分山到户后林业融资、规模经营、资源培育、产业升级等,永安持续探索创新。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扶持林业合作经济组织联营联合、示范经营,重点鼓励永林股份等以“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与农民建立稳固的联合体,合作经营。目前,全市共组建林业合作经济组织499个,经营面积97.5万亩。
再如,建立补偿机制,以工农联盟、城乡联手、工业反哺林业之举,推进造林绿化常造常管。去年,市财政列支2000万元、乡级财政补助近400万元用于造林绿化和“四绿”工程。对林业合作经济组织,补助35万元;对补植套种和改造升级的山场,每亩按40元给予配套补助;对新建防火林带,每公里补助1万元。在政策的激励下,许多重点企业与林区和造林大户结对建立造林绿化共同体;林业专业合作社年年造林,年年有稳定收益。
推荐阅读:
(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