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3月31日消息:据香港明报报道,二次大战以来,香港一直致力绿化,但原来多年来种植的树木,绝大部分都不是“原住民”而是海外来客,难以为本地生物创造适当生境。建造业议会计划于今年中启用的九龙湾零碳建筑项目中,建成面积达3000平方米、全香港首个城市“原生林”。顾名思义,原生林内栽种的植物都会是本地品种,期望吸引更多本地动物雀鸟落户闹市,为小区带来生气。
建造业议会与发展局合作发展,造价2.4亿港币的全香港首座零碳建筑,坐落于九龙湾常悦道(Mega Box商场对面),占地14.7万平方米,今年6月开幕。零碳建筑的绿化区占总面积逾50%,3000平方米的原生林占总面积20%,港府计划栽种135棵、逾20至30种香港原生树种,仿效自然森林环境,打造一个立体的原生林。
“这将会是全香港首个原生林。”策划今次计划的港大地理学系讲座教授詹志勇说,1000年前开始大量外来移民移居香港,加上港英时期植林引入大量外来树种,故本地的原生林只得很少,不利整体生态发展。
他解释,由于本土的野生动物和雀鸟,需要本土林木提供花果作食粮,牠们亦较爱在本土树木栖身,故外来树种不能为本土动物提供有利生境。他希望闹市原生林吸引雀鸟和本地动物“移民入城”,为小区带来生气,亦可制造“凉岛效应”,对抗“热岛效应”。
根据计划,在原生林种植的植物大致分为3类,其中雀榕、青果榕、对叶榕的果实能吸引雀鸟;红花荷、假苹婆的观赏价值高,令树林更美观;高大的细叶榕、樟树、朴树等则可作遮荫用。詹志勇说,整个原生林的植物会如自然森林,有高中低不同层次的植物,希望做到三维效果,至于成本方面,原生林虽然要花多点心思,但价钱和一般建造公园相若。
以往香港植树多采用外来品种,忽略本地树种,苗圃因应市场需求亦很少提供本土树苗。詹说,目前最大的困难是找合适的树苗,但珠江三角洲、广东及福建等亦有同类树种,他们会在当地苗圃搜罗,希望可引入30多种本地树种,但目前只找到10多种。他预计项目6月启用后,仍需待两三年,才堪观赏。
由于原生树种对于土壤质素要求甚高,港府需要在计划栽种原生林木的地上挖出1米深的泥土,再模仿自然土壤结构重造土壤。零碳建筑项目建筑师黄锦星称,将利用挖出来的废料铺成自然坡度,为绿化区增添高低不同的层次。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