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合肥董铺水库水面上鸟儿在飞翔
合肥董铺水库附近,园林工人在植树造林
合肥匡河两侧风景如画,绿树成荫
中国园林网4月20日消息:4月22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一直以来,被人们称为生态环境“绿肾”的湿地,对涵养城市水源、维持区域水平衡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合肥也拥有大量的湿地资源,这些湿地如今现状如何?记者昨日对此进行了调查。
现状: 合肥有十多万公顷湿地
“合肥湿地面积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比较大的。”昨日,合肥市林业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不完全统计,合肥市湿地总面积计117200公顷,其中河流湿地8000公顷,湖泊湿地82000公顷,沼泽湿地1200公顷,人工湿地26000公顷。
“面积8公顷以上的湿地,合肥总共有900余个,主要分布在主城区外。”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相关负责人称,最主要的湿地就是巢湖。
据了解,合肥湿地在不同区域的分布各具特点:主城区主要是天然河流南淝河及其衍生的湿地,维系着合肥城市生态系统正常运转;政务区和经济开发区主要是一些大型的人工湖泊,湿地的生态旅游功能日益凸显;蜀山区和城北主要是水库湿地,提供城市水源;包河区和滨湖新区是巢湖和一些湖滨湿地所在地,湿地功能有待进一步挖掘。
专家:天然湿地面积逐渐减少
记者采访了解到,合肥市湿地现状不容乐观。据相关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远离城市密集区的人工库塘水体状况较好,而城市密集区或者承接城市排污的河流和库塘水质明显较差。水库整体水质较好,高于湖泊和河流。而巢湖、南淝河和十五里河, 由于承接大量的城乡工农业污水排放,致使水体富营养化普遍存在。
对合肥湿地进行过调查的合肥工业大学周国艳教授称,“合肥市内天然湿地的面积正在减少。”
周国艳教授曾撰文称,目前合肥湿地资源保护存在着“湿地保护管理现状体制不统一、湿地资源的价值和作用没有达到广泛的认识和重视、湿地生态安全和多样性保护面临威胁、湿地资源人工化”等问题。
部门:正在编制湿地保护规划
据了解,目前合肥市湿地现状引起了合肥市的高度重视。“合肥市人大特别要求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利用工作,要求完善编制合肥市湿地保护和利用相关规划。”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在编制《合肥市湿地保护和利用专项规划》以及《合肥市湿地景观总体规划》。
记者了解到,湿地保护最主要的问题是缺资金,目前资金来源主渠道是政府投入。目前,合肥市正考虑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与生态建设。
“像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外围保护带的开发建设,按市场机制运作,在不破坏湿地和有利于保护湿地的基础上,实行多样的经营形式,其实还能增强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活力。”安徽省林业勘查设计院的一位专家这样告诉记者。
董铺水库水质经过多年治理后好转
昨天上午,记者驱车前往董铺水库。车子沿着湖边道路缓缓行驶,岸边景象次第展开,大片杨树、池塘以及新栽种的树木呈现眼前。在一片离水库20多米远的树林里,落了许多小“白点”。
“现在生态环境好了,鸟儿们都飞回来了。”一位在库边钓鱼的张先生笑着说。他告诉记者,现在董铺水库的环境发生了大变化,“记得2000年到这里时,没有排污管道,生活污水直排水塘,生态环境很脆弱。没想到,经过这些年的整治,完全变了样。”
再往前走,记者来到了合肥市蜀山经济开发区邓店村圣郢村民组。村民都正在忙着搬迁,村里的房子都刷上了红色标记。“这都是要拆的房子,我们也要搬走了。”村民金先生说起这些,流露出恋恋不舍的神情。
据了解,2003年董铺水库保护工程就开始了,位于董铺水库南岸的邓店村也被划进保护区内。村民们说,董铺水库保护很严格,连养殖家畜都不准,种植也不准用化肥。不过,村民明显感觉到,自从董铺水库的保护工程启动后,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水也变得越来越清澈。
董铺水库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刘先生告诉记者,等搬迁工作结束后,蜀山区将结合蜀山区北部生态休闲旅游区,对董铺水库进行整体规划,这里将来肯定是非常美丽的一块湿地。
推荐阅读:
(来源:新安传媒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