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4月24日消息:黑龙江省伊春市日前提出,要把“红松故乡”建设成世界著名的“红松产业之乡”。这是因率先停伐红松和持续保护红松而蜚声中外的伊春,开展的一项新行动。
据悉,伊春自开发建设以来,为国家木材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保护生态方面也走在了全国前列。与此同时,林区长期过多地注重红松的木材和生态价值,对功能作用和经济价值认识不够。
在伊春保护红松联合会二届二次理事会议上,伊春开始重新系统认识红松的文化、养生和经济价值,力求发挥 “红松故乡”的品牌优势和世界仅存红松原始林的资源优势,把红松产业打造成地标性战略产业。
目前,伊春正研究制定包括红松顶级群落的培育、松塔全产业链开发、龙头企业建设、科研科普攻关以及红松文化打造等方面的红松产业发展规划。全市着力对红松资源实施全方位保护,以坚决遏制丰收之年掠夺式、断子绝孙式的采摘。
伊春强化行业保护,力争做到松籽不出市。当地矮化结实的红松坚果林,幼苗嫁接8年后结塔,1.3米幼树嫁接3年后结塔,能连续结塔260年到300年。伊春把发展矮化红松坚果林作为一次投入百年受益的项目,作为林区第三次创业的优选项目,引导职工群众由“采塔”转向“种塔”。
围绕打造红松塔全产业链谋项目、抓招商。全市重点围绕红松塔的外部产业链(松塔皮)、内部产业链(松籽)、剩余物产业链和衍生产业(松仁食品等)分别制订招商引资计划书,吸引战略投资者在伊春建设现代化的精深加工企业,以逐步形成完整的红松全产业链。
在保护和发展中,把保护红松与发展林业碳汇结合起来。全市把认领红松所得的资金用于红松种苗培育和红松营造林事业,也使新增的人工红松林成为可交易的林业碳汇。
据了解,2007年以来,社会各界4.09万人已参与认领伊春红松,累计认领35万株。党和国家领导人、香港特首、国际友人纷纷参与。通过长期的联系和互动,企业家、国际友人等特殊的红松认领者成为“红松故乡”永久的代言人。
据介绍,在1948年开发建设之初,伊春有天然红松林面积108万公顷,蓄积量约1.5亿立方米。经过50多年的过量采伐,到2004年天然红松林面积只剩下4万公顷,蓄积量645万立方米。
为抢救红松这一珍贵的树种,避免“红松故乡”变成“红松故事”,伊春市政府于2004年9月发布市长1号令,全面停止天然红松林的采伐。8年来,当地红松顶级群落得到有效恢复和发展,红松林面积由4万公顷恢复到11.4万公顷;蓄积量由645万立方米恢复到1125万立方米,胸径16厘米以上、有结实能力的红松达到660万株。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