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遗产:管护可嘉 价格可叹

2012年04月24日 09:43重庆日报

中国园林网4月24日消息:我国于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迄今为止拥有的世界遗产总量已经达到41处。目前,我国的世界遗产从申报到保护、管理、监测等监管体系已基本完善,中国世遗享受最严格的保护。  

诚然,保护好管理好世界遗产,是责任也是义务,要不然就是上对不起祖先,下对不起子孙。近年来,我们在世界遗产保护管理上是花费了一番功夫,对张家界风景区欲安装“世界最高的全暴露户外观光电梯”、陕西秦始皇陵核心保护区内欲建巨大的“接待中心”等都予以整改,及时遏制了急功近利的破坏性做法。

毫无疑问,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目的在于保护和赓续历史的文脉。但遗憾的是,绝大多数遗产一旦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就会身价倍增。例如:申遗成功后的云南石林,门票从先前的140元调整到175元,黄山旺季门票由200元上调为230元。这样做,就是把老祖宗的遗产,这一本应全民共享的自然财富,当成了一个地方的“摇钱树”,这与世界遗产继承发展、全民共享的宗旨,相去甚远。

继承发展、全民共享首先是能够让普通大众“看得起”,但是,高昂的门票价格却把大多数中低层收入者拒之门外。这不能不说进入了一个保护的误区,这与现阶段普通大众的收入和基本国情,都不相符。

现在,国外许多地方对世遗几乎都是采用免票形式,对游客开放,即使收费,也是象征性的,如法国的景点凡尔赛宫,票价折合人民币为100元,而法国人的平均月工资折合人民币约为13050元,凡尔赛宫的门票价格只占法国国民平均月收入的0.7%。北京的景区门票在国内算是比较便宜的,而故宫旺季60元的门票价格占中国国民平均月收入的5%。

眼下一些中国世遗的门票价格都在100元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两三百元。如果一家三口出门旅游,一处门票就要支付300元至900元不等,再加上交通、住宿等其他开支,普通家庭还真是“看不起”。

笔者认为,现在,中国世遗应该从政策层面逐步做出调整。对青少年、老年人及残疾人免费开放;对普通群众采取限额低价,以充分体现公益性。保护好管理好世界遗产固然重要。但是,传承好发展好才是重中之重,广泛的群众基础不可或缺,千万不能把世遗搞成几个人研究的“标本”,而要让大多数人“看得起”、“看得到”。

推荐阅读:

因财政吃紧 龙海决定暂缓闽系红砖建筑申遗工作

围绕4个大运河申遗点 拱墅区要建可游可学运河文化带

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推进会要求扎实推进保护整治工作

全国政协调研组来淮安调研大运河申遗工作

(来源:重庆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