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15日消息:从3月底,滨州市水利局派王兆坤到惠民县皂户李镇袁家庙村担任“第一书记”已经有40多天了。为了尽快掌握村内基本情况,王兆坤放弃了清明假期和星期天休息时间,走访了全村200多户村民,基本上吃透了村情、户情、民情,并建立了户情档案。20天时间里,王兆坤组织流转土地600亩,发展苗木产业,带领村民致富。
20天建起600亩苗木基地
近几年,苗木产业在惠民县皂户李镇农业种植中发展迅猛,成为一项高效产业,白蜡、国槐、柿子树等30多个品种,销往北京、新疆、上海等全国多个省、市。在摸清了村里情况后,王兆坤认识到每户的一亩三分地形成不了产业,只有经过土地流转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才能打造苗木生产的“航空母舰”。
从进村的第一天起,王兆坤就积极参与并配合村两委做好土地流转工作,促进零散土地向苗木大户手中集中,将苗木产业做大做强。在20天时间里,王兆坤组织办理了142户,近600亩土地的土地流转手续,建成了高标准的苗木示范基地。王兆坤表示,这600亩基地现在是全惠民县最大的、建设档次最高的苗木基地,将重点发展名优特稀苗木品种,现在有三分之一种白蜡、垂柳等,剩余土地也已经撒上种子。加上原有的和辐射带动的,现在全村1700亩地中有1300亩种起了苗木。土地流转
农民拿到双收入
王兆坤告诉记者,土地流转后,农民没有了土地,但是他们可以领到双份收入。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种小麦一亩地能收获900到1000斤,现在土地流转后,一亩地一年可以得到1200斤小麦补偿,不仅如此,剩余劳动力还可以通过在苗木基地嫁接苗木,增加收入。嫁接一个芽在1毛到1.4毛钱左右,平均每人每天嫁接2500个没问题,再加上土地流转每年给补的1200斤小麦,收入很可观。
通过土地流转,村民取得土地租赁收入,解放了劳动力,种植大户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村集体也增加了部分集体收入,实现了村民、村集体和规模经营户三方经济收入的“多赢”局面,促进了袁家庙村苗木产业大发展和苗木产业升级。
王兆坤说,袁家庙村苗木合作社正在紧张筹办中,将形成苗木发展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带动本村苗木大发展,促进苗木产业升级。下一步会继续紧抓苗木基地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另外争取资金修建环村公路,修建排污设施,为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便利。
推荐阅读:
(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