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23日消息:在一片一望无际已经栽植好的果树林中,林农们正在为黄太平、大扁杏等果树截干、覆膜、浇水、抹漆,一派忙碌的劳动场面。这是记者5月10日在林西县大井子镇大川村实施的2300亩高效节水膜下滴灌经济林现场看到的情景。
近年来,林西县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强力推进经济林建设,按照“谁造林、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积极采取土地流转、低产林改造、合作社和造林大户承包、集体造林分户承包等形式,以“七合堂模式”为引领,以经济林产业为带动,着力抓好林果、花卉苗木、速生丰产林等“短平快”的高效林业项目建设,不断延伸林业产业化链条,使经济林成为该县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有效地提高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了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先后被评为全国封山育林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日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林业局正式批准该县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
为充分调动全县广大农民发展经济林的热情,林西县委、政府及时制定出台了以“农民自愿、政府购苗、乡村组织、部门指导、树随地走、受益归己”为主要精神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建立了集体抓、个人管、个人得利的长效机制,在充分利用项目投资和市级配套资金的基础上又从县财政中拿出资金,对每亩经济林扶助250元,每亩经济林投入扶助资金1000元。
同时,他们积极鼓励、引导广大种植户在经济林中进行间作,套种豆类、薯类、瓜类等矮秆经济作物,确保农民调产不减产、创收不歉收。由于措施得力,该县广大农民积极踊跃地投入到了发展经济林的热潮中,一条颇具规模的经济林带在该县迅速形成。
在加快经济林产业发展过程中,林西县采取“从点上突破,发展庭院经济;从线上连接,打造绿色通道;从面上开发,扩大基地规模”的办法,按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坚持城镇乡村一起上、基地庭院一起上、多种栽植模式一起上,积极调整优化林业结构,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着力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特色经济林种植基地。
各乡镇、林场采取与造林农户签订合同和收取造林保证金的办法,将分散种植的坡耕地、山根地和低产低效林及宜林地统一规划为经济林建设用地,保证了工程上规模、集约经营,有效开发利用了土地资源。与此同时,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和培训,县里聘请果树和水利方面的技术人员,深入实地指导果园规划和相关水利建设,对农民进行经济林栽培和节水灌溉技术培训,使每个实施经济林建设的行政村都有几名懂膜下滴灌果树栽培的明白人。
大营子乡马莲滩村村民宫茂森是林西县个体发展林下经济的典范。今年72岁的宫茂森于1998年承包了200亩荒滩种植速生杨,3年后,开始在自家树林里饲养山鸡。目前,这片树林已有成材树1万余株,在林中放养存栏山鸡达4000余只,这几年卖山鸡和山鸡蛋的收入年均达30余万元。林西县旺福特种养殖合作社的王贵福,在富林林场三楞子山承包的1.5万亩林地里养了320多口野猪,如今年收入达10万多元。
来到新城子镇、新林镇、林西镇和大营子乡,记者看到了热火朝天的膜下滴灌经济林建设场面,这4个乡镇在今春共建设经济林1.5万余亩。新城子镇改变过去广种杨树、榆树、柠条等低效益老树种的传统,今春在全镇各村建设膜下滴灌经济林1万亩。
林西镇在枕头沟村实施经济林膜下滴灌精品工程,项目总面积1150亩,其中123苹果620亩、安国梨420亩、黄太平110亩,预计到盛果期可为全村农民增收960万元。在大井子镇大川村高效节水膜下滴灌经济林建设现场,该镇林业站站长陈泽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到盛果期,每棵树按结果30斤计算,每亩地50棵果树,共结果1500斤,每斤果按最低价1元计算,每亩地至少收入1500元,如果再算上在林间间作农作物,那收入还远不止这些。
为有力推进全县膜下滴灌经济林建设步伐,县林业局组织专门力量亲临一线、靠前指挥,抓工期、抢进度、卡质量。建设中统一规划、统一培训、统一购苗、统一栽植、统一分地、统一管护,同时严把苗木调运关、布点挖坑关、苗木栽植关、浇水覆膜关、埋土定杆关,从而保证了全县经济林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做到了田、林、路、水科学规划设计,栽植技术先进适用,使用苗木适地适树,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水相连的经济林精品工程。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该县10多年来的林业开发建设,形成了96万亩山杏基地、25万亩饲料基地、5.4万亩内蒙野果基地。新城子镇七合堂村现有果树面积6000亩,农民人均经济林收入达8000元,占全村人均年收入的80%。农民靠林果产业所得的经济收入十分可观,走出了一条农业县靠种植经济林发展林果业的新路子,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美化了农村。
目前,全县优质林果业(经济林)总面积达到8.5万亩,总产量达到2.6亿斤,年产值达到2.08亿元。
推荐阅读:
(来源:正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