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尝试用油菜花进行城市美化
中国园林网5月8日消息:这个春天,25万亩平原造林工程是我们身边最大的亮点,永定河畔、城市中央、郊野深处……无论走到哪里随处都能见到人们植绿的身影。有人说,植树造林其实是植“富”造福,因为当我们生活的城市变为一座森林之城时,它带来的将不仅仅是清新的绿意,还将有无尽的收益和财富。
富农民:10亩地一年收入1.5万
老谢是大兴北章客村150多位主动参与造林工程的村民之一,如今他家的10亩土地也种上了树。“以前要是种粮食,估算下来每亩地每年的纯收入也就三五百元,现在租给政府绿化用,每年每亩地补助1500元,10亩地就是一万五千元。收入稳定,还能造福子孙后代,是好事。”
大规模平原造林,土地始终没有成为绿化进程中的“绊脚石”。除了因地制宜外,通过科学的土地流转政策将一般性农田纳入到平原造林用地范围,保证了土地供应。
按照现行土地流转政策,市政府将给予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农民每年每亩补助1000元,其他地区每年每亩补助1500元的绿地租赁费,补助期限可持续到2028年,期间补助还将动态增长。再加上市区两级政府在林地建成后的养护费,农民的实际收入将有大幅提高。
造林工程还将极大促进农民就业,并以此进一步带动农民增收。以顺义区为例,今年将造绿3.4万余亩,由此可直接产生就业岗位3000余个。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造林工程完成后,农民参与养护工作实现就业的相关政策。将来,有就业意向的农民经过专业培训后,有望在家门口的各个造林工程点实现就近上班。
“工程完工后,本市2.5万多名林业员将陆续上岗,担负起千万株苗木的管护重任。”市园林绿化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这2.5万个生态岗位,市区两级政府将按照每平方米4元的标准拨付林木养护费用。据初步预测,未来5年,平原造林工程可带来超过10万个就业岗位。
富集体:万亩菊园将带来两千万收入
在本市今年平原造林工程中最大的造林地块——面积达1.3万亩的延庆蔡家河流域周边地区,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拿着铁锹平整土地,这里准备建设万亩菊花园。
延庆县园林绿化局局长刘明利介绍,去年四海镇曾开发出六大花卉园区,其中的3000亩万寿菊种植园,年产鲜花1万多吨,总收入达到了810万元。以此推算,万亩菊花园将有望每年为延庆带来2250万元的收入。
除了延庆的万亩菊花园,在丰台区长辛店镇张家坟村,300亩垃圾渣土地也将变成首个以药用植物为主题的健康养生体验园。
从全市整体来看,25万亩的绿树也必将大大增加森林资产总值,同时提升区域生态服务价值,生态环境好了,还将带动招商引资和生态旅游,带来不可估量的潜在经济效益。
富市民:绿树每月吸尘万余吨
50多岁的马殿丽在唐家岭住了近30年,如今,这里除了新建的住宅楼外,就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新绿,用不了多久,就将建成面积达2940亩的中关村森林公园一期。马大姐说,“我们这些村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到公园里呼吸新鲜空气了。”
市平原造林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这次全市平原造林讲究树种多样、针阔混交、乔灌草结合,这种复层的种植方式,绿量更大,景观更富有层次,并且在降尘、释氧、涵养水源等方面能发挥更大的功效。
拿北京街头最常见的国槐来说,专家测算,一个月的时间内,单片的国槐树叶大约可吸附粉尘0.0018克;如果是一棵胸径20厘米的中等国槐,平均每月吸附的粉尘数量大约在710.88克。国槐还不算最厉害,丁香单个叶片每月吸附粉尘的数量是国槐的四五倍。
截至上周,全市完成植树面积接近19万亩,植树总数超过1100万株,全年25万亩平原造林任务完成超75%。如果以一颗中等国槐的吸尘量粗略计算整体情况,目前全市新增的1100万株树木每月的吸尘量大约在7800余吨,待25万亩造林工程全部完成时,每月将吸尘1万多吨。
绿树不仅是“吸尘器”,也是“净化器”,每生长1立方米,就可以固定1.83吨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1.62吨的氧气。树还是“隔音屏”,绿化的街道可降低噪音8至10分贝。树木也是个无形的“大水池”,一亩树林比无林地区可多蓄水20吨左右,25万亩树木积蓄的将是500万吨水量。
推荐阅读:
(来源:北京晚报)